质,如吸入冷空气、油烟、花粉、尘螨等,常常诱发哮喘。”
“以及进食鱼虾、海鲜、牛奶、鸡蛋、芫荽等,或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此外,有的患者甚至吃母乳、糖和盐也会引发哮喘。总之都体现了一种过敏性体质特性。”
稍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们再来说说喘证。相对于哮证,喘证包含范围更广。比如西医的哮喘、喘息型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引起的喘促、心源性的哮喘,以及各种水肿引起的喘促、各种虚弱性病引起的气喘等等,其实都可以归属于中医所讲的喘证范畴。”
“关于喘证病因,清代名医叶天士曾经说过,喘证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后世医家公认的导致喘证发作的原因则分两类,其一为外因,其二为内因。”
“外因主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诸邪侵袭。肺位最高,至娇至敏,为邪所感,清宣失降,故致喘发。此外,又有疮毒癣毒内攻,浊气壅肺为喘者,这个也不可不知。”
“至于内因,由于过食生冷厚味,损伤脾胃,痰自此而生,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子为其母代过,故发痰喘。”
“除此之外,脾胃虚弱,土不生金,气虚而致喘;又有肾虚不纳,其气轻浅吸短而喘,又有肾水上泛,痰饮冒厥于上而喘。”
“还有怒气动冲,肝升太过,肺降失职而喘;更有诸病殃及心脏,心火不明,阴霾用事而喘。”
“总之,心肝脾肺肾,五脏均可致喘。”
“而且,验之于临床,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喘证之因并非单纯的外因或者内因,很多时候都是内因外因兼而有之。故治疗时,也应两者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