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 第一零一零章--去辽东

第一零一零章--去辽东(2/2)

宜、就地取材搭建临时屋舍。住帐篷只是权宜之计,木屋也是过渡之策。等道修通了,钢筋水泥都能送上来之后,钢筋、混凝土、砖瓦大楼才是一个村屯该有的建筑。
    搭建木屋技术含量并不高,杨鸿儒带着五百号壮劳力用了不到一个礼拜就起来了一排木屋。
    十人一间,总共修了五十间宿舍。
    木屋都是半地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防风保温、节省木料。当年杨鸿儒行军打仗的时候就盖得这种半地下结构的营房!
    木屋盖好了,火也灭得差不多了。于是男人们纷纷带着工具去清理烧过的土地。想要耕种必须要把地里的树根、草根挖出来,不然的话这些树根草根还会继续生长,过不多久又会绿树成荫。
    一堆堆半生不熟地木炭被扛回营地,这些木炭是过冬的上好烧材。留到冬天能救命啊!
    一个村庄的土地是有数的--五百个壮劳力就是五百个家庭。按照天朝的分地标准,每家可以分到二十亩好地。五百家就是一万亩地。
    一万亩地听起来很多是不?实际上换算成平方千米并没有多大。一万亩地也就是六平方千米多一些--换言之,就是一个长两公里多,宽三公里多一丢丢的方块。
    在杨鸿儒的规划图当中,阡陌纵横、水道遍布。而且杨鸿儒一步到位--直接把村级水电站安排上了!
    没经过蒸汽时代就进入电气时代?
    没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