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二百六十三章不简单的烧窑

第二百六十三章不简单的烧窑(2/2)

程中是完全熔融的,而且还有流动性,冷却后会粘住任何接触到的物体。
    如果直接烧一撂有釉的碗,那么得到的就是一撂粘住的碗。
    但是瓷胎不会粘,我们现在用的瓷器,底部都有一块无釉的部分(也许在其他位置),那就是烧窑时放在窑板上的部位。
    陈文哲原来知道的几种烧法,都是为防止瓷器粘连而设计的。
    一撂碗,碗口向上放入匣钵,这就是叠烧。
    如何防止粘连呢?最多的是把碗内部的釉刮掉一圈,大小和底足一样,再把另一个底足无釉的碗放上去。
    碗之间只是胎接触,就不会粘,这叫涩圈叠烧。
    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陈文哲小时候就用过,那是一种粗白瓷大碗,内外圈底,都没有施釉,就显得特别粗糙。
    此外还有在碗之间加隔离物的烧法,加一块泥片的,叫垫饼叠烧。
    还有支钉叠烧、托珠叠烧、砂堆叠烧等等。
    不论哪种叠烧,碗的内部,都有缺釉的部分。
    所以,这些技术,终归被时代所淘汰。
    之后发展的是覆烧,这是一种把碗倒扣着烧的方法,最著名的是宋代的定窑。
    把碗扣在一个和碗口一样大的粘土圈上,叫支圈。
    支圈上再撂一个支圈,再扣一个碗,如是反复,可以撂十几层,再装匣钵烧制。
    覆烧的碗盘,只有口沿无釉,叫芒口。
    芒口是一种烧造的工艺缺陷,瓷器制作烧造过程中,造成口沿无釉,露出胎骨,就被称之为芒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