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四百一十一章“闹官窑”(500月票加更,求订阅月票)

第四百一十一章“闹官窑”(500月票加更,求订阅月票)(1/2)

    没有理会周围几个人的表情,陈文哲已经完全魔怔了。
    就算周围所有人把他当做神经病又怎么样?他终归是见到了一件高仿、老仿,甚至是官仿官的精品仿汝窑器。
    “总不可能是元代仿制的吧?”
    “鉴定错误!”
    陈文哲是彻底无语了,总不可能是宋代仿制的吧?南宋?
    “鉴定错误!”
    陈文哲麻爪了,都不是,那是什么时候仿制的,不可能是真品!
    这一次,隋侯之珠没有动静,说明他猜测的很对,这确实不是宋代汝窑器。
    陈文哲松了口气,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摊主小心的靠近了一些陈文哲,如果他发了疯,想要砸了他的东西,他也好随时阻止。
    此时摊主都有点后悔了,你看把这小年轻难为的,这都要把头发薅秃了。
    张一杰曹庆春他们也是一脸担心,鉴定个残器没必要这样吧?
    陈文哲可不知道众人的想法,他此时已经陷入了死胡同之中。
    仔细想了一下,刚才到底是怎么判断的?
    好好梳理了一遍,陈文哲发现,只有明代最可疑。
    他当时下的判断,我可不是明代仿品。
    他只是想着是宣德时期的仿品,那么明代除了宣德时期,还有什么时期仿制过北宋汝窑器?
    这么一想,陈文哲还真想到了一件事情。
    上一次鉴定那件王历阳贴之后,他对于古玩行的一些大佬也有了点兴趣。
    所以,他就了解了一些比价出名,也比较喜欢出风头的一些古玩行的大佬,其中就有一个马嘟嘟。
    他好像记得在一次节目中,马嘟嘟拿出过一件仿汝窑瓷器请大家观赏。
    那一件东西很明确是仿汝窑,底下没款,双耳灵动,但不确定是哪一个朝代仿的。
    那是马嘟嘟一次在古玩市场上碰到的,他经过一家古玩店的时候,看到这件东西就在橱窗里摆着,但店主人不在,可门上却有电话。
    于是马嘟嘟就电话跟店主人联系,把他叫过来跟他说,我很喜欢你这件东西,你要卖多少钱。
    店主人说这件东西很贵,是我从霓虹买回来的,马嘟嘟又问那卖多少钱?
    店主人一直就说很贵,不过在马嘟嘟的不断追问下,店主人终于说了一句:这件东西很贵,但您要。我可以便宜一点给你,就收你八万块吧!
    马嘟嘟一听,就知道店主人知道这是件仿汝窑器,但在年代判断上出现了误差。
    他判断这件仿汝窑,是清中晚期仿的,而且是民窑,因为底下没有款。
    而民窑的仿汝窑器,这个价格还是很合理的。
    可马老知道,这是一件明成化年仿汝窑器,但还是要讲一下价的。
    这也是对店主人的尊重,让他觉得不会卖亏了。
    最后在马老的软磨硬泡下,以7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其实,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马老买下来的那件东西也是一件象耳炉。
    跟陈文哲不同,陈文哲是猜了好几次,才猜到了眼前的残器,是明代仿北宋汝窑象耳炉。
    但是,人家马老几乎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而且还能捡漏。
    那么,他是怎么就判断出,这件仿汝窑器是明代的呢?
    这就是一个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做出的正确判断。
    因为这件东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相同的器物对照。
    底下又没有款识,让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且还能准确断代是明代的东西,这就很难了。
    所以,当时相当多的人都觉得,应该是清中晚期的。
    而马老知道这件东西,是有资料可查得到的。
    景镇御窑厂出土的成化地层中,曾经出土过一片这样一模一样的残片。
    那件器物原来在底部,是有“大明成化年制”的款识,不过后来给磨掉了。
    至于为什么磨掉,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很多人都会这么做。
    只不过,这一件不是为了去掉成化仿这个款识,冒充北宋官窑,而是另有原因。
    可以说,在马老之前,查遍所有的文献资料,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件这样的完整器物都没有。
    因为成化年仿汝窑也不是大量仿制,而是少量的仿制。
    所以,最终马老以7万元的价格卖下来。
    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以7万元买下明成化年仿汝窑的完整器是不可能的,因此马老算是捡了一个大漏。
    马老能以这个价格,买到那件东西,是基于几个条件。
    其一就是了解这件东西的来龙去脉,知道在景镇出土过一件这样的残片,这也是一个文化积累的结果。
    其二就是要了解历史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