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六百八十三章越窑青瓷匣钵

第六百八十三章越窑青瓷匣钵(1/2)

    如果真找不到好机会,那就多用几次自主传承。
    主要是景云钟任务即将完成,陈文哲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并不缺自主传承的机会。
    最少有一次下山猛虎图的机会,放在那里跑不了,陈文哲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瞬间心情变好,陈文哲的脚步,都变得轻松了一些。
    而当他回到一念堂工坊的时候,心情就变得更好了。
    曹庆春这小子,总算是有点收获了。
    “什么东西?真的是越窑的瓷器?”陈文哲有点惊喜的道。
    “是越窑的东西,只不过好像有点问题,那卖住支支吾吾的,也没有说清楚,只是问你能不能出高价,我自然是不能怂!”
    “所以,你就直接让人来厂里?”陈文哲无语的道。
    这连东西都说不清楚,看来有点不太靠谱啊!
    他就说嘛,越窑的东西,就真的那么好找?恐怕不能!
    “真是越窑的东西,我找同行打听过,那人早就想要出那件东西,之前就找人看过,也不知道是他要价太高,还是东西不行,反正是一直没有成交。”曹庆春认真的道。
    看曹庆春的样子,感觉有点靠谱了。
    再说,就算东西不靠谱,总也是一件高仿吧?看看东西也是一种收获。
    陈文哲不在说什么,能到现在还不出问题的东西,肯定是有一眼。
    要真是东西有问题,他大不了看看,白嫖一下,不买就是了。
    人很快就来了,毕竟曹庆春跟人沟通好,他也是需要赶路跑到开发区的,所以他们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来人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了一身西装,看着还真是有点白领精英的感觉。
    不像是大老板,就是一位普通打工人。
    这样才对,如果是大老板,也不可能随便卖藏品!
    “您就是陈老板?一念堂的大名,我可是听得太多了。”
    坐下之后,倒上茶,中年人拿出一只木盒,放在了茶几上。
    “客气了,只要东西好,钱就一定不是问题。”陈文哲直接道。
    “那就先看看东西!”
    说着,中年人亲自打开了木盒,才推到了陈文哲面前。
    陈文哲一看就有点傻眼,这是一件瓷器,保存的也很好,甚至都看不出磨损的痕迹。
    这是一件精品青瓷,青瓷该有的特征它都有,但是,这东西好像是一件匣钵啊!
    匣钵是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
    这种东西陈文哲见得太多了,在梦中更是经常使用,甚至可以说是天天用。
    所以,他绝对不会看错!
    这是一件青瓷,也有着越窑的特色,就算这是一只比较奇怪的匣钵,它该有的优点也全都有。
    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这些都表明,这是一件合格的越窑瓷器。
    但是,这不是正规、真正的越窑的作品啊!
    不对,你还真不能说这不是越窑瓷器,因为它是瓷器,也是越窑出品。
    但是,这东西是用来烧制越窑青瓷的瓷器?
    心里升起一股失望,但是,很快这股失望就变成了惊喜!
    陈文哲有点发愣,他好像错过了几万万个亿啊!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到处寻找各种名窑的瓷器,哪有这些烧制名窑瓷器的工具香啊!
    如果这件越窑青瓷匣钵使用的时间够长,他能看到多少越窑工艺?
    原则上来说,这可比他那只绞胎瓷小碗,还要好吧?
    那只小碗,也不过是被窑工使用了一段时间。
    而这只匣钵,要是不出问题,那它肯定要长时间待在窑口之内。
    那么,窑口之内整个的生产工艺,它可以全部经历一遍!
    甚至,就连窑炉内部的变化,它也经历过,因为人家入窑了,而且肯定不是一次,应该是一次次经常入窑。
    那么,越窑最好的瓷器是什么?
    看着匣钵表面的那一抹黄色,陈文哲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青中闪黄,这是越窑青瓷早期的特点吧?
    要是这样,有可能错过秘色瓷啊!
    早期的越窑仍为青中闪黄,故宫博物院所藏执壶即为例证。
    唐中期之前的越窑,还没能摆脱早期青瓷的自由色系,烧造条件被动的决定着瓷器的颜色。
    唐中期以后,越窑质量大幅提高,明显地看出工匠对越之青,已能有效地控制。
    晚唐至五代,应是越窑瓷的最佳时期。
    很显然,这件匣钵的烧制技术并不高明,所以,它应该是唐代早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