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八百八十九章百炼环首刀

第八百八十九章百炼环首刀(1/2)

    陈文哲一边走一边看,这座洞穴不宽,但是很长,此时里面里层层叠叠,堆放的绝大部分都是金器。
    在这里,因为金器数量最多,反而显得最普通。
    偶尔出现一件银器,就显得更加不同凡响。
    刚走了一会儿,陈文哲就又发现了一件好东西,这是一只银鉴,也是一个小盆!
    不用说,这只银鉴之上也有铭文。
    这东西高114厘米,口径747厘米。
    折沿,口沿下有两环,短颈,平底,素面。
    腹下部有一周折线,左旋卧刻阴文篆书“宦眷尚浴银沐鉴容二石一斗五升重十八斤十两第一御”,表明其是沐浴用具。。
    看到了这么两件东西,陈文哲哪里还能猜不出,这是挖了一位王侯女眷的坟墓?而且这女人的身份等级绝对不低。
    放下这只银鉴,随手拿起一只鱼龙形的金带钩。
    鱼龙形的金带钩还是很漂亮的,它长35厘米,为鱼龙形,屈体盘卧在圆钮之上,富于动感。
    带钩上的龙口内吐一长舌,向后弯曲成钩。
    体上镶嵌一颗绿松石,创意新颖,精致异常。
    这是古人束衣用带,带钩便是用于扣接束腰革带的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官僚以及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装饰华丽、式样奇特、独具匠心的带钩,也是古人相互炫耀,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装饰品。
    除了这种鱼龙形带钩,还有鹅首形金带钩。
    这边放置了2件鹅首形金带钩,这种带钩长厘米,鹅昂首挺胸,屈颈成钩,钩体上饰变形羽纹。
    鹅头上镶嵌物虽已脱落,仍神态逼真。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显眼的,最显眼的是如同现代腰带一样的金带扣。
    这种金带扣从正面看,跟现在使用的腰带,已经一模一样。
    这种金带扣每块带板长133厘米、宽6厘米,  扣舌长33厘米。
    陈文哲眼前就有两条形式相同的金扣嵌贝腰带,  这两条腰带放置于武器堆中,  重叠放置,通长97厘米,宽6厘米。
    腰带两端为纯金铸成的带扣,  中间由用丝带编缀三排海贝组成的带体,海贝中夹缀了数朵金片做成的花饰。
    两副带扣厚度和重量不同,  但尺寸和纹饰基本相同。
    这种带扣由两块长方形金带板,  和一枚金扣舌组成。
    其中一块带板背侧錾刻“一斤一两十八铢”,  另一块侧面錾刻“一斤一两十四铢”。
    也就是说,这两块带板,  分别重275克和280克。
    带板正面纹饰采用浅浮雕,主题为猛兽咬斗场面,一只熊和一只猛兽按住猎物在贪婪地撕咬,  被撕咬的似为一匹马,  正奋力挣扎;
    主体纹饰的周边,  为勾喙鸟首纹。
    带板背面无纹饰,  上有纤维织物附着,四边凸起边框,  中部有两个横向双环钮。
    每块带板的内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扣舌穿入。
    整副金带扣制作精良,  纹饰浮雕透出浑厚与大气,动物形象生动,  极具动感。
    这种带扣,一看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用的胡式带具。
    只不过,  这两副带扣虽然以草原猛兽搏斗为题材,但从制作工艺、系结方式看,  应为中原内地制品。
    汉朝之后,应该有一个胡汉融合的过程,出现这样的生活用品,实在是太正常了。
    从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多么久远的古代,只有有钱人和穷人的区分,只要有钱有权,  就算是在两千年前,其生活品质也很高。
    清理出来了腰带,下面堆积的是一批刀剑。
    当然,如果不是专业人士,  肯定认不出这些是刀剑。
    汉代的刀剑,能够保留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所以这里面的很多刀剑品相就没法说了。
    只不过,数量多了,总有一些保存的比较完好。
    而且陈文哲也能看到出来,这些汉刀汉剑,被发掘出来之后,也是经过细心保养了的。
    最起码,原来外面应该有一层层油纸包裹,里面甚至还上了一层黄油。
    可惜,放在这里的时候,肯定没有太过小心,甚至是太过随意,这又是几十年过去,外层的油纸已经破损严重。
    拿起上面一根黑漆漆,如同烧火棍一样的东西。
    如果不是熟读历史,更是了解汉刀,陈文哲绝对不会认出,这是一把汉代的环首刀。
    汉代的环首刀,可是十分出名的。
    而谁能相信,这黑漆漆的烧火棍一样的破铜烂铁,居然是一把汉代流传下来的环首刀?
    这可是汉兵的代表环首刀啊,可惜品相实在是不行,根本就没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