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九百一十三章各式各样,什么都有

第九百一十三章各式各样,什么都有(1/2)

    当年发掘出长信宫灯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一地破碎的零件。
    侍女头部、灯盘、灯罩等零部件,全都散落在地。
    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后经专家们修复之后,才得以回复原本容貌的铜灯。
    而陈文哲手中的这两件环保低碳的古代铜灯,可是完好无损的。
    真要说比不过长信宫灯的,也就是没有铭文,还有就是它们当年的主人,也许不如窦太后有名。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宝贝,陈文哲一件一件的拍照之后,详细的登记造册。
    他这些东西真要带回国内,要是建成博物馆,并且放在里面展览,造成的轰动,恐怕要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啊!
    一件一件的宝贝,从手中流转一遍,绝对不能细看,因为稍微关注,就要浪费很多时间。。
    反正能够出现在金缕玉衣跟前的青铜器都是国宝,这个应该是没错的。
    不用细看,小件的青铜器,就比较容易处理。
    只要摸过来,小心的拍照,记着装箱就可以了。
    所以,很快,陈文哲眼前就只剩下了大件。
    大件的青铜器,几乎都是尊和鼎。
    当然,最显眼的肯定是鼎,比如眼前形状比较奇特的鼎。
    至于普通的圆鼎什么的,太普通,看一眼就算了,直接搬走。
    也就只有造型奇特的鼎,再加上大个头,才能吸引陈文哲的关注。
    “这是一件瓦鼎?”
    一堆青铜器之中,居然出现了一件陶器。
    陶器,或者说陶鼎的出现,  陈文哲并不感觉意外。
    因为他知道,  夏商周,  春秋战国之后,到了秦汉时期,青铜鼎慢慢的就不在流行了,  而后起来的是陶鼎。
    这里出现一件,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只不过,  瓦鼎,  还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所以值得一说。
    瓦鼎,就是一种陶制有耳有足的炊器。
    《后汉书·礼仪志下》:“东园武士执事下明器……瓦鼎十二,  容五升。”
    宋代陆游《初到荣州》诗:“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这些都说明,在古代瓦鼎也不是普通之物。
    接下来,  陈文哲特别注意了一下,  没想到,  里面还真有不少陶鼎。
    之后,  陈文哲又发现了不少其他的特殊的鼎,比如同样为陶器的三足彩绘陶鼎,  还有云纹漆鼎。
    云纹漆鼎是木器,因为上了大漆,所以才能保存到现在。
    木头制作的鼎,  陈文哲还是第一次见。
    不过,他听说过,  国内马王堆汉墓之中,就出土过不少木胎制作的鼎。
    其实,  这些造型奇特的鼎,也就是出现在了这里,  如果是在外面,或者说在外面的古玩摊位之上,就算是陈文哲见到了,他也不敢相信是真东西。
    其实想一想,要是在古玩摊位之上,看到一件木头做的鼎,还用彩色的大漆,  涂的花里胡哨的,你会认为是汉代的鼎?
    就算有点古玩功底,也需要慎之又慎的鉴定了再鉴定几次,这样恐怕也不敢百分百的确定是真东西。
    陈文哲是真不敢多看了,  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所以,他只能加快动作。
    幸亏这里的青铜器,总共也就两三百件,原来他还以为,只有八九十件呢!
    没想到清理了一下,隐藏在大器之内的,被盖在下面的,还有一些小器型。
    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肯定超过两百件,就算少算一些,怎么也得有两百八九十件。
    这主要是小件的太多,当然,这点数量相比金器,这些青铜器就要少的太多。
    之后的几天,陈文哲晚上清理宝贝,白天就休息。
    一连干了十来天,就连外面的金器,他也打包了个差不多了。
    到了此时,他登记造册的文物,已经超过三万件。
    在这个过程当中,陈文哲也算是梳理了一下汉代的各种生活设施,而且还全都是最顶级的一批奢侈品。
    从此,陈文哲也看到了汉王朝的繁华盛世!
    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前后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她肯定是一个充满蓬勃朝气的大一统封建帝国,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这代表着财富、地位和荣耀的金银器皿和制品,在汉代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品种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这一批出土的宝物,总体上说,金银器中最为常见的仍是饰品,金银器皿相比起首饰不多,纯金质容器也不多见。
    经过详细统计,陈文哲发现,这批汉代的金银器皿大多为银制,银质的碗、盘、壶、盒等,数量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