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零四章以型断代

第一千零四章以型断代(1/2)

    对怀疑人生的武三,陈文哲并不以为意,他看中的确实跟着他的两个老人。
    这两个人陈文哲见过,就是在武二那仿古斋开业的当天,其中掺杂在祝贺人群之中的,就有这两位。
    当时介绍的好像是景镇那边的老板,还给武二送上了一件高仿。
    陈文哲能过目不忘,  看一眼就能记住当时发生的事情。
    比如当时他们送的都是青花,各式各样的青花。
    而且他也通过那一次见到的青花瓷器,知道了就算是在景镇,各种窑口都有,而且仿制古瓷的工艺也各有不同。
    原来看到这种情况,陈文哲其实是无所谓的。
    但是当他忍不住,  真正开始做仿古瓷的时候,他才知道,真正把一种瓷器做好,还真不容易。
    而能够传出几百年,到现在还不断代的景镇名窑,就更加不简单。
    现在这么两位专业高手过来,自然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的。
    所以此时这两人的表现,已经足以让陈文哲骄傲。
    这两位应该是做了一辈子的仿古瓷,眼力自然是很厉害,能让这样的老家伙震惊,陈文哲自然值得骄傲!
    此时他们一进来,看到那几个大盘,还有那个汤盆,就是一脸震惊。
    陈文哲的表现,两位老人并没有关注,他们关注的是展厅之内的东西。
    他们能看得出来这里的布局,更好的东西应该都在更里面。
    这才是让他们震惊的原因,可惜有着一些博古架遮挡,他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转回头,  看向眼前的瓷器,他们的眼皮子不浅,自然知道这些定制瓷,也就是中规中矩的作品。
    就算这些是真品,价格虽然也不菲,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专业仿古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受人钱财,自然要帮人办事,这次他们过来,就是帮着找茬的,也可以说是鉴定。
    眼前的这批瓷器,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这是这批定制瓷给两人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他们根本没有来得及跟陈文哲打招呼,就直接一人拿起一只大盘,仔细查看起来。
    被这两人的动作惊动,武三靠近了其中一位,低声问道:“可不可以?”
    “你说呢?”老头头也没抬的道。
    “我感觉还不错!”武三道。
    “你的感觉没错,就像是你感觉是宝物的那件玉器,  我查了一下资料,应该是国宝级别的东西,  肯定出自最顶级的王墓!”
    武三不说话了,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你这样说话,真不知道是怎么活到这么大年纪的!
    武三有点自闭,那位老头却没有,他再次开口道:“这位陈老板还算厚道,给我们做的东西很不错,对了,你确定当时定制的是这种东西?不是之前就做好的?或者这些不是定制瓷?”
    “怎么可能,我可是拿着图片来定制的。”武三没好气的道。
    “那就厉害了啊!”老头放下手中的大盘,再次看向旁边的汤盆。
    大盘再大,也不如那只盆子的工艺更高。
    “怎么样?可以看出破绽吗?”武三还是对这一点最关心。
    谷篫
    “老李,你来鉴定一下这件汤盆!”老头没说话,而是对另外一名老人开口道。
    那一位拿着一件十三寸的大盘,走过来道:“先鉴定一下这只大盘?看器型吧?这也太大了,最显眼的就是这个大個头!”
    “器型?鉴定这种瓷器,还真可以通过器型,来粗略断代!”
    只要是行内人,都可以从器型,粗略的以型断代。
    然后依据同时代的取材、用料、配方工艺、人文历史等进行全方位的核实论证,就完全有可能准确的断其年代。
    假如说年代确立不了,那就容易张冠李戴,形成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由此可说,鉴定瓷器,观型断代是坚定的第一要素。
    器型,肯定是不可能看出什么来。
    如果说对一件瓷器的制作,陈文哲最拿手的一道工艺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器型。
    就算是原来没有隋侯之珠之时,陈文哲就可以利用他的双手,感受到瓷泥、瓷胎的质地,再就是平整度,或者是弧度。
    他的手感敏锐,或者说手感很好。
    瓷器的造型规不规整,他上手一摸就知道。
    当然,他现在的眼力也很厉害,就算是不上手,只是随便看一看,也能看出一件瓷器的器型怎么样。
    对于大器型的瓷器,器型很重要,但是,如果有瑕疵,也更加容易发现。
    现在既然拿出来让人鉴定,这种低级错误很明显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两位老头也十分有实力,只是稍微一看,就略过了器型,而是开始使用放大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