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定窑宝鼎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定窑宝鼎(1/2)

    如果官员逝去时,未有让御赐之物陪葬这方面的遗嘱,其后人又感念先人遗德,及皇恩浩荡吉祥之意,即灵活处置,而传珍于世。
    因此,官字款瓷器,无论传世还是出土,其本质都是象征官员业绩,荣耀的陈设专用吉祥器。
    从此可以扔掉其在古玩界,长期不公正的陪葬专用器侮名了。
    也因其是帝王为表彰官员业绩,而御赐的专用陈设器,无论传世的,还是出土的,只要是官字真品,它们件件都是珍贵难得的官窑正宗精品瓷器,值得珍藏。
    这样的瓷器,不止是在现代,其实在古代,其价值也是十分高昂的。
    这一点在北宋时期,就有所表现,比如比较着名的仁宗时期发生的举斧敲定器传奇。
    让宋仁宗大发雷霆,举斧敲烂的是定窑瓷器,那它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一点从《清平乐》这部剧中的一些桥段,就可以看得出来。
    里面宋仁宗这个一直活在《包青天》、《杨家将》等传奇故事里面的万年配角,终于正儿八经的做了一回主角。
    宋仁宗赵祯,12岁即位,23岁亲政。
    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备受瞩目的文人墨客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者沉括;
    以及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等,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而且宋仁宗性情宽厚,不喜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他的庙号为“仁”,这个可不简单。
    “仁”号称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可见在儒家学者眼里宋仁宗的地位。
    不过仁宗对自己和后宫诸人,却十分严厉。
    宋仁宗有一日幸临张贵妃殿阁,见到一件定州红瓷器,于是皇帝问贵妃,这是从哪里来的?
    张贵妃只好承认,是王拱辰赠送的。
    仁宗很生气,说:“我常常警戒你们,不要接受大臣及其僚属的馈赠,为什么不听我的?”
    说完,皇帝拿起斧头,当场敲碎了这件红瓷。
    收了官员一件瓷器,就让仁宗皇帝这么生气,那这件瓷器肯定不是普通的瓷器。
    故事中所说的红釉定窑,一直是一个谜团,网上众说纷纭。
    因为一直没有出土过非常确定的定窑红釉瓷器,只出土过酱釉偏红的瓷片。
    所以一般认为定窑红瓷,应该是属于定窑酱釉瓷器,因为釉色偏红,所以看着像红釉瓷器。
    宋仁宗因为一件瓷器,就让他如此生气,可见定窑酱釉瓷器,在当时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如果不是很珍贵,也不会被作为礼物送给张贵妃,也不值得皇帝为此发这么大的火。
    由于稀有,自明代起,定瓷精品就是众多古玩收藏家追寻的目标,也是一直让古董鉴定师们十分头疼的事。
    其中黑定、紫定也历来为收藏家推崇备至。
    在国际上,定瓷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地位。
    在英伦博物馆、巴黎国立亚洲美术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等,定瓷均被作为珍品收藏。
    在霓虹,一件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代定窑紫釉描金碗,被视之为稀世珍宝。
    “咦?居然还能得到一件宝物的线索?”
    这一天,陈文哲正在学习定窑的相关知识,没想到,通过隋侯之珠,他居然发现了一件定窑瓷鼎的信息。
    定窑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宝贝,这个已经能够通过宋仁宗赵祯证实。
    这种当代烧制的瓷器,都能被皇帝当做珍宝,在后世肯定就更加珍惜。
    所以,定窑烧制的一件彷三代青铜器的瓷鼎,流传到明清之际,就成了明清之际收藏家猎取的对象。
    只不过这件瓷鼎,最后却是谁也没有得到,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彷三代青铜器的瓷鼎,在汉代之后很正常,但是定窑的瓷鼎,肯定不多见。
    还有,自从青铜鼎在汉代之后,制作的已经很少,之后再做用来陪葬的一般都是陶鼎。
    这就更让这件定窑瓷鼎,变得十分宝贵、珍惜!
    更何况,这是鼎啊,肯定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那么,这件古鼎如今在何处呢?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唐疑庵的,此人爱好收集古玩,似乎已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时常将收集来的古玩,在家中把玩,怡然自得。
    有时,他也喜欢将自己的朋友,请到家中来展示自己的收藏。
    朋友们也知道他的嗜好,也不时地吹捧几句。
    这更增加了唐疑庵收藏的兴趣,后来,他干脆出巨资,在自家的庭院中,建造了一个专门储藏古玩的厅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