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一生只为一件事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一生只为一件事(1/2)

    瓷器鉴定,是一门大学问,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鉴定师,必然要见多识广。
    见识多了,看过的各种瓷器,稍微对比,就可以看出差距。
    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做旧瓷器,有一些辨识能力。
    也只是有一些辨识能力,所以真正好的鉴定师不多见,因为相比学习做旧,学习鉴定需要的知识就太多了。
    做旧有时候很难,但是有时候有很容易。
    一些瓷器之上的典型特征,有时候做旧就很容易。
    比如“铁线”,就很容易做。
    使用浸墨法,用墨汁浸染釉面,并使之进入开片的缝隙中,然后再将表面墨汁用水清洗干净,就很容易产生“铁线”效果。
    想要鉴定出这种手法做旧的器物,只要入行的鉴定师,就应该能看的出来。
    只要目测就可以,因为用浸墨法制作的“铁线”,色泽单调缺少变化,与古代真品“铁线”,存在一定差别,容易鉴别。
    但是,这也是有前提的,你需要知道真品铁线是什么样,才能看出这么浅显的做旧手段。
    俗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鉴定不容易,做旧有时候就真的很容易。
    还是说铁线的处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高锰酸钾浸染法。
    这是先将器物,浸泡在高锰酸钾和红糖的混合溶液中。
    经过数天浸泡后,将其取出,会在器物表面形成黄褐色污垢。
    如果釉面有开片,其缝隙可呈现黄褐色“金丝”效果。
    但是,作旧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器物,釉面的气泡和开片中,往往会有高锰酸钾残留物存在。
    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这种等级的做旧手法不少,陈文哲就知道好几种。
    比如沥青溶液作旧法,这种做旧手法是先将沥青溶解于汽油中。
    然后将沥青溶液涂于器物表面,待汽油挥发后,再用去污粉等清洁剂,将多余的沥青清除掉。
    此方法多用于仿造传世品的旧貌,可用棉签沾取120溶剂汽油涂抹污渍,如果污渍被立刻溶解,即是沥青溶液作旧。
    用沥青溶液加工出的“旧貌”,色泽单一,缺少层次感,有时还有刷涂痕迹。
    陈文哲停下手中的笔,最近一段时间,他可以说把元青花研究了个透彻。
    从材料到工艺,从复制到做旧,其中每一步之中出现的问题,他都会研究一下,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到了此时,他已经能够确定,复烧元青花,肯定没问题。
    就算是原材料,他也有一定的把握,能够完全复古。
    只不过,要想真正制作出完美的元青花,他还需要做大量试验。
    但是,他缺不想太过浪费时间,毕竟他知道,国内有很多大师,都做过相同的事情,进行过相同的研究,走过一样的道路。
    既然前人已经帮他把路走通了,而他也有着深厚的功底,那么现在就可以对照前人经验,看看他的想法对不对。
    如果不对,就改变研究方向,如果多了,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可以帮他节省大量时间。
    所以,已经感觉研究的差不多的陈文哲,毫不犹豫的开始作弊。
    而他只是稍微搜索了一下,就发现,国内的那些老前辈,做的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
    也是到了此时,陈文哲才更加佩服国内的先驱们。
    他们是真的厉害,比如“华夏仿古瓷第一人”——黄老。
    如果用间断的词语,来形容他,那就是以瓷载道,瓷界泰斗,皇窑创始人!
    一生只为一件事!
    一切遵循古法!
    一切寻求极致!
    一切精益求精!
    一切荡然于心!
    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古陶瓷研究艺术家,还是一位熟悉陶瓷烧制工艺的匠人。
    先生亲制的作品,其价值往往笔许多古瓷更高,被誉为“当代新文物”
    1997年,他的一件“仿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瓶”,在霓虹拍卖会上,被作为明永乐真品拍卖。
    若干顶级陶瓷专家鉴定,却没发现任何破绽;
    后惊动霓虹政界,集霓虹全国陶瓷鉴定专家之力,才鉴定出是他的仿品。
    2005年,在英伦佳士德举行华夏陶瓷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23亿元的高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在拍卖预展上,黄老仔细上手该罐,认真观察各细小环节,深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所感染。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元青花的美,其后,他开始展开高仿该艺术品的艰辛历程。
    为仿制这件瓷罐,他根据历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