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国宝中的国宝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国宝中的国宝(1/2)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如果不是时间来不及,我都有想法根据五牛图的拓片,多复制几头更好的牛出来。”郑宇笑着道。
    陈文哲点头,这想法不错。
    “郑宇这小子可会拍马屁,他不就是想要说你牛?所以就弄了这么多牛!”张一杰一脸不屑的道。
    郑宇也不说话,就是嘿嘿笑着。
    陈文哲走进了看,这些彷制品可不简单,因为它们的本尊更不简单。
    牛虎铜桉就不说了,这是跟四羊方尊、马踏飞燕同等级的青铜器。
    而青铜牛尊、还有另外一尊趴着的鎏金铜牛也不简单。
    西周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作为西周王朝统治中心的西陕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牛尊,便是其精品之一。
    该牛尊通高24厘米,长38厘米,腹深107厘米,通体为牛形。
    牛尊在酒器中极其少见,其设计极为巧妙。
    牛嘴微张,轻吐舌头,这里正是青铜尊的倒酒处;
    牛尾弯曲下垂,末端与牛身相连,便成了尊的把手;
    而最为别致的是牛尊的器盖,牛背上开一方口为盖,盖钮为一立虎,盖与牛背以环钮相连,可随意开启而不脱落。
    牛身腹背及足部满饰华美流畅的云纹和夔龙纹,以庄重大气的艺术美感见长。
    从牛角形状及牛的体态判断,这可能是一头水牛。
    这头牛肯定不简单,不说其他,只是一个艺术性,就胜过很多青铜器。
    但是,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那尊趴着的鎏金铜牛,应该是号称西夏第一牛的国宝。
    现在夏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1977年出土于西夏王陵的鎏金铜牛,号称“西夏第一牛”。
    该牛长12米,重188公斤。
    鎏金铜牛呈横卧状,头顶两角,角度优美,体态健壮,连中间的嵴背都隐约可见。
    两眼圆睁的鎏金铜牛,似乎劳作了一天,正在卧地休息。
    忽听主人召唤,便抬头相望,具有很强的传神之感。
    鎏金铜牛为模制浇铸成型,内空心,外表鎏金,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可谓是国宝中的国宝。
    要真说起来,这件西夏第一牛,也是十分具有传奇性的。
    公元1038年,党项族建立西夏王朝,因位于我国西北部,史称西夏。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元所灭,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王朝,被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沙之中,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古国”……
    1972年,国家正式做出挖掘西夏王陵的决定。
    几经努力,考古专家们终于进入了地下21米深、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却发现文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
    见此情景,所有人都懊丧不已。
    一名年轻的考古工作者一时气急,狠狠地踹了一下脚底早已腐朽的木门。
    勐然间,两只金灿灿的牛角尖“破门而出”。
    挖出来一看,竟是一件鎏金铜牛。
    原来,被盗墓者炸倒的墓门正好盖住了“鎏金铜牛”。
    因此它躲过了盗墓者的贼眼,留存至今。
    因为这个小插曲,鎏金铜牛也被称为“一脚踢出来的国宝”。
    作为西夏文物中的精品,它工艺精湛,号称“西夏第一牛”,如今已是夏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后来在出国去意大利展出的时候,国内投保价值是两个亿。
    当然,它要真卖的话,也许不值两亿,但是,以现在的华夏国情,也许会远远超过两亿。
    不说其他,只是铜牛精细的侧面,就十分让人惊叹。
    要知道这件鎏金铜牛”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重达188千克。
    最重要的是它全身折射出柔和的金光,这种效果,一看就十分喜人啊。
    还有,按照陈文哲对于艺术品的制作等级划分来看,这种作品肯定是宗师级的。
    因为不管是神态,还是姿态,这只牛头无可挑剔。
    它四腿呈内屈跪伏状;牛首高抬,神态自若。
    两角弯出优美的弧度,颈部宽厚,体格健壮;
    双眼炯炯有光,却又呈现温驯之态。
    能够把一头大牛,制作到这种程度,让人一看,居然发现是一只正襟危坐的铜牛,这可不简单。
    “鎏金铜牛”做工十分讲究,为模制浇铸成形。
    腹内空心,外表通体鎏金,但因为时间太久,大多已经脱落。
    现在只能根据依稀可见的斑驳,来想象它当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