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三足金蟾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三足金蟾(1/2)

    鳖灵即位,号为开明奇帝。
    “生卢保,亦号开明……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后徙治川都。”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颛顼帝曾封其支庶于蜀,世代为侯伯。
    历夏、商、周三代,还参与了武王伐纣。
    从蚕丛,到大约在周慎王五年时,开明氏亡国。
    开明氏作为蜀王,传承有12代。
    《华阳国志》所说“世为侯伯”,历夏、商、周三代,实际上就是《蜀王本纪》所记蚕丛—柏灌—鱼凫“三代各数百岁”。
    按武家璧先生说法,可称为古先蜀。
    后来的“杜宇—开明”两朝,可称为古后蜀。
    古后蜀从两周交接之际,延续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即公元前316年,为秦大将司马错所灭。
    古蜀人在川留下了很多,与鱼或鱼凫有关的地名。
    如乐山县鱼涪津、彭山县鱼凫津、南溪县鱼符津、永宁县鱼凫关、温江和灌县的鱼凫城、奉节县的鱼复城等。
    这些都是文献记载的“故鱼国”旧址。
    “鱼凫”不仅仅是指捕鱼的鱼鹰,也指捕鱼的渔梁。
    鱼或鱼凫极有可能是古蜀鱼凫族人的图腾,而这些地名就是鱼凫族人图腾记忆的孑遗。
    鱼凫又作鱼妇、鱼符、鱼涪、鱼腹、鱼复等。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互人之国,为人面鱼身,有鱼偏枯,名曰鱼妇。”与此暗合。
    蜀王柏灌,或许就是《山海经》所记不死羽民“伯鹳”。
    鹳字金文,是带花冠的鸟,作观望状。
    “此鸟劲捷,虽羿亦不敢射也。”
    也就是说,鹳鸟是柏灌族人的图腾。
    有图腾,实在是太正常了。
    在那个远古时代,王权都是和神权结合在一起的。
    蚕丛、柏濩和鱼凫,最后都修化成神。
    “其民亦颇随王化去”,表明这是一个神权占主导地位的古国,即所谓神国。
    神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兵器竖立当作一种习俗,而不是作为武器使用。
    所以,这又类似一种祭器。
    这样以来,兵器上铭刻图腾,也就说的过去。
    这样的制度是神道设教,就是以神为最高主宰,以事神、拜神、修炼成神作为宗旨。
    其政权之牢固虽可“与天地存久”,但这种神权国家,由于没有军队,或军队不是主导力量,很难抵御外部势力的入侵。
    所以在武丁及其以后,古蜀之所以屈服于商王朝,当与其武装力量薄弱,难以抵挡商王朝的强势入侵有关。
    古蜀国作为“神化”国家,“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
    最大规模的一次“神化”是鱼凫王“田于湔山得仙”,全体蜀民随鱼凫王“神化”而去。
    此后经历一段很长的空白时期,导致古蜀国历史断裂。
    直至杜宇自立为蜀王,才有了“化民往往复出”这一景观。
    这段空白期,约自西周初至春秋时期。
    蜀王“神化”之前,将宗庙祭器悉数瘗埋,可能就是着名的“三星堆祭祀坑”形成的原因。
    当然,陈文哲能够得到两件蜀戈,也肯定跟这种习俗有关。
    再打开另外一件木盒,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石头。
    仔细看了看,上面有一些甲骨文,但是最重要的是上面的画,那也是图腾,好像跟蜀戈上面的图腾一样。
    所以,很明显这三件东西,是出自一个地方。
    果然,稍微询问,李金鲤就证明了陈文哲的猜想。
    这三件东西,居然是从三星堆附近挖掘出来的,这可就有意思了。
    虽然陈文哲知道古蜀国,肯定跟三星堆有联系,但是他还真不知道,居然联系这么紧密。
    稍微查看了一下,陈文哲就发现,那块石头的年代,应该要比蜀戈早的多。
    而且看样子,没准它跟三星堆遗址中的东西是同一年代的。
    “其他东西也没有什么可看的,都是老板带回来的东西,要不然老板你先休息一下?”
    当陈文哲放下那块石头的时候,李金鲤立即贴心的道。
    “我还真累了,这一次带回来的东西就交给你了。”
    陈文哲也没有客气,直接交接任务。
    他之所以没有回家,就是不放心博物馆,不知道建设的怎么样了。
    现在看到了几个展厅,陈文哲就放心了。
    “要不然就在这里的办公室休息一下?你要回家了,肯定也捞不着休息!”张一杰笑着道。
    陈文哲一愣,接着就苦笑起来。
    这一年多来,他可收到了不少抱怨,主要是老娘的。
    一次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