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1/2)

    在清代,“金瓯永固”杯不再是饮酒的酒具,而是祈祷国土永保、江山万代的象征。
    “金瓯永固”,但大清的江山并不稳固
    对于乾隆帝而言,“金瓯永固”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
    在他最后一次督造完成“金瓯永固”杯后不久,大清的命运突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从1797年开始,起义此起彼伏。
    刚开始是白莲教,再就是浙闽沿海的起义。
    当时的起义军屡败清军,东南海疆从此不再安稳;
    更加让人咋舌的是,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
    当时的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随之一场血腥屠戮进行开来;
    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乾隆盛世,一般人都不会知道,当年的盛世到底有多乱。
    从此也可以看出来,这份盛世到底有多少是吹出来的。
    承平百年,到了乾隆中期之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这让乾隆的继任者嘉庆帝,忙得焦头烂额。
    从此,煌煌康乾盛世,真正走入末路。
    大清的“金瓯”,也日益动摇起来。
    及至列强长驱直入,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华夏……
    不过,也许乾隆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确确实实是个好玩家。
    他在位的时候,做了很多顶级艺术品。
    还是说杯子,他最出名的应该是我们熟知的乾隆十二花神杯。
    这个陈文哲仿过,自然不会现在还做。
    但是,除了这十二件一套的杯子,在乾隆时期,还有一套十二件的作品。
    那就是乾隆年制十二金钗杯,十二金钗都知道,就是以这十二位美女为纹饰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还有不少,像是十二金钗粉彩对瓶等等。
    陈文哲先做了一套茶杯,这种更容易制作,因为每只茶杯上只要一个人物就好。
    等做完了十二件,陈文哲立即又做了一对对瓶。
    两只瓶子做起来也不难,因为它足够大,只不过因为人物布局的关系,反而制作更加困难。
    这一对瓶子高约45,最大肚宽约235。
    表面积也算足够大,能够尽情的在上面创作。
    这一对瓶子,是以乾隆《粉彩霁蓝釉描金花卉大瓶》为创制蓝本,将“重工粉彩、霁蓝描金、塑形雕刻三大工艺于一器。
    采用频临枯竭高岭土,还有粉彩独特釉料配方。
    加上72道工序,纯手工,依照御窑烧制苛刻标准完成。
    《十二金钗》粉彩瓶,将“黛玉葬花”、“妙玉奉茶”、“湘云醉卧”、“宝钗扑蝶”、“李纨教子”“元春省亲”等这些经典场面。
    与“探春远嫁”、“巧姐纺织”、“迎春掩卷”“熙风弄权”、“惜春作画”、“可卿梳妆”巧妙融于一对瓜棱瓶之上。
    她们形态各异,百媚再生。
    陈文哲以精细入微的笔触,描绘出十二金钗的经典艺术群像!
    将我国古典仕女的妩媚、娇柔、丰腴、清丽、冷艳、亮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金钗之美、画面之美、装饰之美、工艺之美的东方艺术之美演绎到极致!
    其上画作,精细之处,刻画入微。
    豪放之处,潇洒飘逸。
    雅而不素,粉而不俗。
    粉润柔和而不失淡雅,栩栩如生而不乏意境,尽显康乾盛世之粉彩绝美瓷韵。
    这样的粉彩瓷,肯定更加漂亮。
    但是,之前陈文哲已经做过很多粉彩瓷器,他现在做的是青花。
    所以,做完这一对对瓶之后,他就再次转为了青花瓷的制作。
    而乾隆青花瓷杯之中的精品,还有不少,像是乾隆青花龙纹“公道杯”。
    公道杯这种东西,现在古玩市场上很常见。
    这种东西,就是以稀奇来搞个噱头,专业骗人的。
    可是这东西在古代,可真是不简单的东西。
    公道杯最早作为酒器,出现在元代和辽代。
    公道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的酒就会全部漏掉,而这种器具是为了治理贪酒的人;
    现代的公道杯,又称之为匀杯、公杯、茶海,已经是茶席上重要的器具;
    古代流传下来的公道杯,一般杯中央会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
    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
    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
    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
    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