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术业有专攻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术业有专攻(1/2)

    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始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有铜制与陶瓷制之别。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就是因为这种种特征。
    而现在,陈文哲已经可以随意的掌控这些特征。
    可以说,他现在想要把瓷器烧制成什么样,就可以烧制成什么样。
    做完这三件纯正的官窑瓷器,这一次做官窑瓷也就可以收尾了。
    系统的彷了一遍官窑,这让陈文哲对于宋代的五大名窑,认识更加深刻。
    而随着他的技术提升,一念堂之中所有匠人的技术,都在提升。
    “咦?这是紫金土?你们从哪里找来的?这做的是钧窑瓷?”
    加工是钧陶瓷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而原料则是首当其冲。
    没有原料的话,泥和釉就加工不出来。
    这就像常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看来他手下的这些人,已经把整条陶瓷生产线的各个关节,都打通了。
    好像这也正常,要不然他也不会做任何瓷器,都能顺利完成。
    这要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勤,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手下现在使用的这些陶土,陈文哲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他发现,这些人表现的居然比他还要专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
    而他想起一出是一出,时间太短,手下就算是再能干,也没法短时间内找到更加适合的原材料。
    但是,只要他提出了要求,现在就有无数人帮着陈文哲完成。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完成度会越来越高。
    就像现在,这里的钧窑瓷土,已经比他用的时候更好。
    土料是钧陶瓷当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原料,主要用于配制拉坯泥和注浆料。
    一般的土料,都是有钧陶瓷厂家,自己上山去找的,也有打土的送到厂里来的。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得到瓷土,都很不简单。
    一般是一些专业的老师傅们,去山上找矿看土,并带回一些进行试验。
    若试验后成功可用,就可让人多送些过来。
    比如钧窑瓷土,需要去大刘山上寻找,那里有黄矸土、山脚下的紫金土等。
    这几种土都是裸露于地表,故而易于找到和开采。
    关于找土,师傅们曾总结出一条规律,就是“阳坡出软土,阴坡出硬土”。
    而各种土的品质也不同。
    比如黄矸土,外观呈深黄色,有的夹杂有灰色,含铁质较多。
    陈文哲现在越来越专业,了解的行内情况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他肯舍得花钱。
    现在整个陶瓷业,都知道陈文哲是大金主。
    所以他的一些手下,不管去到哪里,都会受到热情招待。
    就不如现在看到的优质紫金土,就是这样得到的产物。
    想要得到这些优质紫金土,当然不是单纯花钱就能得到的。
    他手下的采购员,经常受打土的邀请出去看土。
    一般是打土的人,先送来些样品,经烧制试验后觉得有价值能用,厂里就会派人去看。
    由厂供应科、技术科、试验室、加工车间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联合去土矿考察。
    看土主要是看其质量和储藏量,一般送来的土料样品质量都很好。
    但若是大批量生产,不知是否能供应得上,质量是否能够保证,而去实地查看主要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是现代人的便利性,做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
    而这一点在古代,就很难做到。
    比如找土人,他们打土矿的一般都在山区。
    一般优质的瓷土,在地下几十米深处,需要打个矿洞挖土,俗称打土井。
    土井有直着下去后,再往一边开挖的,称之为直井。
    也有斜着有一定坡度往下挖的,这种叫步井。
    直井往上取土时,先在井下把土装满荆篮或筐,并用绳子把篮筐绑紧,上面用个辘轳把土绞上来。
    】
    步井则是把土装入篮筐中,放到特制的拖车上,人拉着拖车拉到地面来。
    后来步井通电用上了爬坡器,用一个小矿车,车里装满土,用钢丝绳牵引,一推电闸把土从矿坑里拉出来,这样人就省劲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