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战国无影灯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战国无影灯(1/2)

    有些情况下,玉石反倒不如粗陋的石材的成交价格更高,这是个事实。
    但是,你得看是什么情况之下,像是商代石蛙这种老古董,能跟普通玉石相比吗?
    可是,现在有些居心叵测的网络平台,为了在短期内最大程度的赚钱,就会说一些石凋艺术品,比美玉更加值钱。
    那是骗人的,不是说石凋不如玉石,但是你要看什么时候的石凋,看是谁凋刻的石凋啊!
    网络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有些人为了骗钱,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
    “你还买到了什么?”
    陈文哲现在是最曹庆春真心佩服,没想到他才回来几个月,这个小子就哗啦了这么多好东西。
    “主要还是你现在出名了,就是顶着你的名头,我才能买到这么多东西。”
    曹庆春倒是没有飘,他很清楚,如果不是都知道他是陈文哲的代理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拿着好东西找上门来?
    比如吊人铜矛,这东西是谁都能买到手的?
    还有那件万工轿,大海市的波宁有钱人多了,只要随便找一个,就能卖出高价。
    如果不是有着陈文哲的名头,人家凭什么卖给他曹庆春?
    “最后三件了,看看这件,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无影灯,很有意思的东西。”
    “无影灯?这东西可不常见!”
    打开了一只木箱子,里面果然有着一件青铜制作的,有着各种托盘的器物。
    陈文哲一看,就知道这还真是一件无影灯。
    他仔细查看,发现跟国内之前出土的无影灯,居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七四年的时候,国内北河那边,有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战国墓穴,专家就从里面找到了一盏“无影灯”。
    1974年,农民取土时,偶然挖出中山国王墓。
    这让考古队兴奋不已,可是进入却发现里面是空的。
    失望之余正想离开,一民工突然踩空掉进侧室,发现无数珍品,其中一盏铜灯堪比现代无影灯。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在如今的北河太行山东麓,由北方少数民族鲜虞族于公元前414年建立。
    它虽是一个地小人少的小国,但少数民族的彪悍好斗,却时常让燕赵两国头疼。
    经过多年的战争,公元前294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存续120年时间。
    这个墓穴的发现很偶然,1974年冬天,河北平山县三汲村村民为建设施工,在村里的两座山取土,偶然发现一些青砖,继续往下挖,竟然挖出一个古墓。
    市考古队接到爆料后,即刻进行抢救性挖掘考古。
    这个墓呈“中”字型,有6个陪葬坑、3个马车坑和1个殉葬坑,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
    墓中有台阶、回廊、厅堂、墓室布局整齐庄重,经鉴定,竟然是中山王厝与王后的陵墓!
    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日夜奋战挖掘清理。
    本以为会收获许多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历朝历代的盗墓贼猖獗,主墓室与陪葬坑早已被破坏并盗窃一空,连中山王的棺椁也被烧成灰尽。
    仅仅收获2个吊棺木的圆铜环,队员们失望不已,叹气连连。
    正当他们准备撤出墓室时,却听到一声惊叫。
    原来一个来帮忙的民工。爬上主墓室的侧面平台,突然脚下踩空,掉进一个隐蔽的墓穴里。
    众人跑过去拉他,却发现墓室不深,里面竟是积得满满的各种宝贝!
    原来,主墓室的左右,各有一个隐蔽的陪葬品仓库。
    因为与主墓室不相通,因而逃过了2000多年来无数次的盗窃,保留至今。
    】
    考古队员们被眼前丰富的陪葬品,惊得目瞪口呆。
    那里有各种青铜器、乐器、凋塑、玉器、漆器、陶器和生活用具,总数达到1900多件。
    其中有18件称得上国宝级的珍品,比如:错金银铜犀牛屏风座、中山王圆壶等。
    考古队们把所有的器物小心翼翼进行搬运、清理之后,有一件造型奇特的灯具,把大家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过去。
    这个灯具造型是一棵树,主干向四周伸出14节树枝,两两对称,树顶和树枝上错落地托起15盏铜制灯盘。
    它底部直径26厘米,高度有829厘米。
    这是经过考古队员拼接出来的“成品”,因为刚出土时,它们就是一堆零件。
    精妙的是,每个树枝与树干之间的拼接,居然是榫卯结构,每个榫头形状都不相同。
    只要找到接口,就能严丝合缝安装,具有现代工艺品的那种简易性,实在令人赞叹。
    三只嘴里衔着圆环的勐虎,托起一个夔龙纹的底座。
    底座上还有24字铭文,描述中山王厝的奢华墓葬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