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抵达一定距离时,猛然停止并迅速构筑成高大两米,宽不知多米的【兵器】长城。
而“余姚”幕府上当了,派出的【兵器】铺天盖地迎战,结果一头撞在“八峡”幕府的【兵器】长城。
对攻是双方都血亏的,而一方攻,一方有意防守,则就是攻的一方吃了大亏。
赵君宗能够明确感知到,八峡幕府在此次防守中,仅是损失100左右的【兵器】,而“余姚”幕府“却是损失将近2000的【兵器】。
防守并不是纯防守,【兵器】长城后方,隐藏着后续赶到的【兵器】。
等“余姚”幕府的【兵器】,撞上己方防御之墙,形成停滞时,隐藏后面的八峡【兵器】,就会疾速出击,直接击爆敌人。
但这次胜利无法影响输赢,双方都有充沛的兵力,而如此多的【兵器】,很显然不是一个【幕府】,也就是这次【封邑之战】,可能是【公爵】间的大战。
【公爵】是天生8寸【尘缘】的“昊种”,若是同一批诞生的“昊种”中,没有“王”的存在,则就能直接将“侯、伯、子、男、士”等,全部纳入其部众。
但若是同一批中诞生多位“公爵”,彼此并不会产生争端,只会拼命招募部众,最终哪位招募的最多,则全凭运气。
理论上,公爵可以招募无限的侯伯子男士民庶,但招募时无需付出,招募后却是需要付出薪酬的,否则,凭什么要接受招募,还要参战?
所以,受财力所限,有些公爵可能是光杆司令,有些公爵则是兵强马壮。
但若是“王”的话,再穷都会有公卿投奔,因为“王”在祭祀祈求“昊种”降临时,具备很大的优势,通俗的说,“王”就是“昊方”的亲儿子。
这就意味着,后天增涨【尘缘】的民庶,能够获得“王”的册封,从而晋升为公卿,获得自己的【封邑】。
所有公卿其实都可以“册封”,一种是从“昊方”获得,一种则是割裂自己的【幕府】,后者颇有些不合算。
只是“王”的优势不仅仅是如此,“王”是可以向“昊方”提出要求的,同时“王”的【封邑】极其庞大,配置齐全。
所谓配置齐全,就是除了没有部众外,所有建筑都是满的,只要招募满部众,就能出征打战。
通过这方面的信息,赵君宗推测“昊方”,大概率就是【仙上】,就是不知【仙上】此种操作的目地。
走神间,八峡幕府与余姚幕府再次发出正面更刚,余姚幕府此次照搬八峡幕府的操作,然而,八峡幕府的统帅预判了余姚幕府的战术。
余姚幕府的【兵器】在抵达战术规定位置时,猛然停止,并迅速重叠形成【兵器】长城,而八峡幕府也恰恰在【兵器】长城前止步,也迅速形成【兵器长城】。
但由于有预判,八峡幕府的操作并没有止于【兵器长城】,长城终究是有尽头的,【八峡幕府】就是在尽头两侧,派出【兵器】。
绕过长城两端,直接攻击【余姚幕府】的两翼。
【余姚幕府】两翼被攻击时,【八峡幕府】在正面堆砌的,【兵器长城】骤然化解,轰然朝前冲击,如此形成腹背夹击。
【八峡幕府】此次不再是攻击得手就撤退,而是派出更多的【兵器】,攻入已是军阵溃散的【余姚兵器】军中。
【余姚幕府】此时要嘛投入更多【兵器】,挽救数千陷入夹击的【兵器】,要嘛就是任由数千【兵器】被屠杀。
“公峡,公峡,公峡”。
震耳欲聋的呐喊,突然响起,【八峡幕府】的兵器在漫天飞舞,而【余瓜幕府】巨大的身影正在隐没。
长约两百米的【刀】凌空俯瞰着他的子民,【8寸尘缘】以及【公爵】地位,让他的凌空高度达到20000米,但此时只是凌空在百米左右。
“公峡,公峡,公峡”。
见到“主公”凌空,所有子民更是热情高涨的呐喊。
“公峡”显然没有感到赵君宗的存在,赵君宗此时也不敢鉴定,这里可是【公峡】的幕府,是他绝对的主场。
尽管他能够隐秘自身,却不代表在对方的主场搞小动作,就不会被发现。
【公峡】并没有说话,就是凌空俯瞰着子民,而他的【幕府】也在这种俯瞰,以及子民的欢呼声中,慢慢的隐没。
身形重新出现在野外,赵君宗砸了砸嘴,他原想坐收渔翁之利,不料想交战双方都极其强大,但真要打还是能打的。
问题是,“昊方”若真是【仙上】,他攻灭一个【方族】公卿,会有什么后果?【仙上】直接出手把他捏爆?
每个族群总会出现一些异类,赵君宗扫了一眼身边小巧玲珑的【弓】,就这体积,妥妥就是“方族”异端。
小巧玲珑在【方族】中,差不多是绝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