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仅是国君不见了,除了在外征战的将士,余下的两百余万【义渠族】,全都不见了。
“如果当时18枚【印章】随之一起消失,那我手上的这枚【印章】是哪里来的?”
原以为【印章】就是【传国玉玺】,赵君宗当时也就没有去探究,余瓜是从谁的手上买到【印章】,如今却是得从头查一查。
他如今的【伟力】是可以代替【信号】的,也就是没有【信号塔】,也可以与【大数据】连接,从而获得各种信息数据。
如此也就不需要急着返回【材官】基地,或移动到其它有【信号】的地方,直接就在喧嚣的哭喊、惨叫声中,查着“余瓜”买【印章】的影像。
他距离那处被劫掠的【乌族】营地并不远,数万的营地绵延起伏,乌人生产力极其落后,自然不是数百上千修炼者的对手。
而低层的乌族是极其顺从的,虽然语言不通,但把绳索递过去,这些乌族就会自己将手伸进去,而贵族们却会极力反抗。
将所有贵族干掉,接下来就可以大肆劫掠,也不需要担心数万低层乌族会逃,他们都自缚双手了,是绝不会反抗更不会逃跑的。
然后就有人发现了赵君宗,【感知】的话是无法感知到的,只能通过“肉”眼才能看到,赵君宗终究是无法隐形的嘛!
欺负这些【兵源】境,真心没有成就感,赵君宗也就不等麻烦找过来,直接一个“瞬跑”离开,反正他也是要回去一趟的。
【联邦】西北,【渠京】东南的【民俗村】。
在【十谱天罗】尚未封存无数古代文献前,此处【民俗村】还是保持着一些真正的【义渠族】传统,但一百多年的封存下来,所谓的【义渠】风俗早就不复存在。
只不过前来游玩的人不觉得受骗,因为现今能查阅到的文献,确实都在此处【风俗村】中体出来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这现今的文献都被“篡改”了。
虽然古【义渠国】的国君们,表现出来的颇为逗【逼】,但赵君宗却不认为他们真的是逗【逼】,【义渠国】并非未开化的族群。
最早流亡到【昔国】边境的那支队伍,其实是【天子】的一支远亲,或者说是前【天子】。虽然【天子】势弱,但【天子】之位的斗争却是丝毫不弱的。
被废掉的【天子】不如鸡,依附这位被废黜【天子】的亲族们,也被剥夺了家业财产,为避免后续的迫害,就分开进行迁徙。
迁徙时也是携带着一些竹简的,【义渠国】也因此一开始就拥有文字,后来与楚、越、山三个诸侯国交流也没有任何障碍。
所以,【昔国】国君那枚【印章】,本身必然是有蹊跷的。
而之握楚国、山国、越国打造出来的十七枚【印章】,在打造者看来是无用的,但到了【义渠国】国君手里,这些【印章】就极其有用。
为何到了【义渠国】国君手中有用,暂时是没有答案的,但两百余万【义渠】族集体消失,答案就有一些。
答案一,就是十八枚【印章】聚合,开启了一条通往【太上诸界】的【衢】,而此条【衢】覆盖范围极广,直接就将两百余万人吸入、传送。
答案二,十八枚【印章】开启了通往某个【幕府】的通道,血肉之身或者说活物,在【幕府】内是难以存活的,但这不是绝对。
赵君宗当时庇护六万余人,就是开辟了一个特殊的空间,但这需要消耗极大的【伟力值】。
答案三,十八枚【印章】开启了一处【秘地】。
黄弓蛇率领他的【天罗众】在【地蓝星】征战山门,这些百姓山门所在处就是一处处【秘地】。
隐地,也就是依然存在于【地蓝星】,但通过特殊手段将区域隐藏起来。
所以,那位第四位【义渠国君】有可能发现了一处【隐地】,然后知晓开启的方式,才会假借他人之口,或他国奸细,将自己喜欢【印章】的喜好透露出去。
接着寻找合适的机会出击,等楚国送来【印章】,就立即握手言和,以加强自己喜好的真实性,从而最终搜集到十七枚【印章】,凑足十八枚。
究竟是不是如此,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赵君宗也只能先推测一番,他需要到【昔国】,同时也是【义渠国】的旧址,走一走。
回溯两千多年前,“痕迹”必然极其淡薄,质量不足就要靠数量来凑,而他所得到的那枚【印章】,则在【观想】回溯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主要也是没有哪位抹灭【印章】上的痕迹,否则,赵君宗也是无法回溯的,或者说回溯并不顺畅,会断断续续,更是模糊不清。
回溯是以【印章】为主要视角,由于是在【观想】中回溯,就能将回溯的影像进行储存,再传给【大数据】进行分析。
也可以以正叙观看,毕竟,回溯就是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