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干宋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求月票!)

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求月票!)(1/3)

    干宋正文卷第一百八十二章哥是皇帝了…
    这段时间,李存非常忙。
    忙着重新任命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这五路的官员。
    忙着接收这五路疆土。
    忙着在这五路重新布防。
    忙着处理这五路中那些还抱有侥幸心理的豪绅贵胄。
    忙着安抚这五路的百姓。
    忙着在这五路招募新兵。
    忙着将这五路的田地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分给支持虎贲军的人。
    等等……
    其实吴敏并没有说错,李存的底蕴确实是太浅薄了。
    这才多了五路疆土,就让李存,不论是从官员上,还是从军队上,全都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为了解决官员严重短缺的问题。
    李存三管齐下:
    一是,将这期科举放宽了录取条件,使得这期科举成了虎贲军历史上录取进士数量最多的一期。
    二是,李存特开了一期,允许各地方主副官推举一批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入朝。
    三是,张贴招才榜,动员原赵宋王朝的官员和太学生出来当官。
    经过这三招齐用,虎贲军差不多就能凑齐了所短缺的官员。
    不过这批官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李存不敢将他们放去新收复的五路担任重要的职务。
    所以,跟吕将等人商议过后,李存决定将江南六路今年考核优异的官员提拔去新收复的五路各州县担任主官,而将这批新的官员派去担任副职或是不太重要的职务,慢慢锻炼任用。
    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调任,肯定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弄好的。
    李存肯定没有这个时间。
    好在,经过这几个月的言传影响,李纲和李光的态度已经松动。
    李存趁此机会说想将李光提拔为吏部尚书,全权负责对这批新官员进行考核和推荐。
    这可是一个能动摇国之根本的重要任务,李存却将之交给李光了,这对在赵宋王朝那边处处受排挤的李光触动很大。
    李光并没有扭扭捏捏,而是拜道:
    简而言之,李光答应帮李存考核和推荐这批新官员,但不愿意一来就担任吏部尚书这样的,他觉得这与礼法和君主用人之道不符。
    接着,李光向李存奏了一百多条,其中涉及的事情,五花八门,分门别类,什么都有,反正只要是他看不惯的,就肯定奏一本。
    随后,李光又弹劾并抨击了数十人,这其中最多的一个人,竟然就是李存本人,而李存被李光抨击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纵欲无度。
    除了李存以外,吕将,张世,还有其他军政,反正他只要有看不惯的,就会毫不客气的说出来。
    看得出来,李光在李存身边的这几个月实在是憋坏了。
    李存耐着性子听李光吐槽了三个多时辰后,任命李光为吏部侍郎,全权负责官员的考核和推荐,然后赶紧把李光打发走。
    谁想,三天后,李光竟然给李存上奏了一本万字奏章,还附带着十三本弹劾的奏章。
    见此,李存只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酌情将李光的奏请处理一下。
    当然,李光也不是只会吐槽,他办事的效率也非常高。
    ——走马上任没几天,李光就拿出来了他对第一批接受他考核的官员的评价和推荐。
    李存没有时间亲自任用这批官员,而是将之转到了吕将那里,让吕将根据李光的评价和推荐酌情任命,然后再拿来给自己复
    核。
    至于小吏,一般也就是官员走马上任以后,对原有的小吏进行考核一下,便暂时使用了。
    除了官吏不够用以外,由于新得了五路疆土,李存的军队也变得不够用了。
    另外,李存考虑到新收复的五路存在着不少散落的宋军和豪绅贵胄留下的庄客以及乡兵什么的。
    李存命枢密院在新收复的五路每路招募两万新兵,就近充入东府军、南府军、西府军、北府军每军两万,再从四厢各调出一万及剩下那两万新兵成立中府军。
    中府军由吴璘任代都统、戚方任代都监、王胜任代副都统,驻守京畿地区。
    调东府军驻守淮南地区。
    调北府军驻守南阳盆地及荆湖北路。
    调西府军驻守荆湖南路——留两军人马继续驻守江州和洪州。
    另外,北府军、西府军、南府军就近配合当地政府处理梅山蛮、五溪蛮、诚、徽州蛮等蛮夷问题。
    至于处理地主豪绅一事,也是由当地政府办理,如需军队配合,可向军队申请帮助,而军队只负责解除地主豪绅的武装,不得干预政府办事。
    安南军、定南军不大动。
    除了调军布防以外,李存还得为北上做准备。
    由于这次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