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干宋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别怪朕狠(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别怪朕狠(求月票!)(1/3)

    干宋正文卷第一百九十四章别怪朕狠…
    李存想要跟金国开战!
    聪明人全都看出来了。
    比如李纲。
    比如宇文黄中。
    比如赵鼎。
    比如秦桧。
    比如刘彦宗。
    比如高庆裔。
    比如刚刚被李存从广南西路调来的宋江和吴用。
    再比如其他聪明人。
    这并不难猜测。
    李存掌控局势的能力已经没有人会去质疑了。
    如此一来,还会出现,仿佛所有人都想跟金国开战的一幕,那肯定就是李存这个皇帝想跟金国开战了。
    至于李存为什么想要跟金国开战,可能除了陈箍桶等李存的最亲近的谋士以外,别人恐怕就难以知晓了。
    但这些聪明人敢肯定,绝不会是因为李存想为原辽人报仇,或是因为萧普贤女跪舔了李存几次,李存就会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
    这其中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而帝王的意志,肯定不会因为高庆裔这个外人的几句劝谏之言,就发生改变。
    长话短说。
    最终,李存下令,将高庆裔扣下,乌歇割掉鼻子,给完颜阿骨打带回去一封信:
    聪明人是猜到了,李存准备跟金国干一下。
    但是,就连聪明人都没有想到,李存会强硬到这种地步。
    金国的两个使臣,一个被扣押,一个被割鼻遣返,而且割鼻遣返的还是女真人。
    关键,虽然李存在信中说了,金国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可以再派使臣来好好商量一下,但在李存已经亮明自己如此强硬的态度之后,金国得拿出什么样的条件,才会让李存坐下来跟金国谈和平共处的事?
    首先,金人期待的岁币啊、就把李存限制在燕京这一小片啊什么的,肯定是不可能了。
    李存至少要云地九州和平滦营三州,至于上京路、中京路和辽西可能倒是可以商量一下,毕竟,李存要是把这三块地方也要了,那么基本上就等于是将女真人给打回老家去了。
    对于李存所要的苛刻条件,同样是刚刚强势崛起的完颜阿骨打,有可能忍气吞声,再派使臣来商谈两国和平共处的条约吗?
    应该不会。
    如果完颜阿骨打忍下了这波,那金国就失去对国内国外各方势力的威慑,进而就会内忧外患不止。
    所以完颜阿骨打应该不会忍的。
    最终的结果,有很大可能就会像李存给完颜阿骨打的信中所说的那样。
    散朝后,刘彦宗和韩昉一边思考他们这位新皇帝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一边往外走。
    还不等两人走出万岁殿,就有人来报,说有大量的燕民聚集到皇宫外,请求参军入伍,要上战场跟金人交战。
    这一瞬间,刘彦宗终于知道他们这位新皇帝为什么要跟金国开战了!
    ……
    刘彦宗猜得没错,李存确实是在下一盘大棋。
    这
    事还得从李存跟耶律大石和萧干的交易说起。
    李存答应,只要耶律大石和萧干交出居庸关、古北口和松亭关,就让耶律大石和萧干带走愿意跟他们走的人,不论番汉。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李存应该制定一些得民心的政策,挽留一下燕民,毕竟,人口可是一个国家的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李存不仅没有颁布挽留燕民的政策,还趁机颁布了改服令和留头令以及改汉令。
    改服令,顾名思义,就是所有人,不论番汉,全都改左纫为右纫。
    左衽,一般指中原以外的番族的装束。
    而汉人的服饰则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右衽。
    所以右衽成了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
    留头令,全称是留头发令。
    胡人喜欢剃头。
    而汉族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所以让这些番族留头发,也是他们归顺汉族的一种表现。
    必须得说明的是,留头令也真是留头令,也就是,只有留头发,才能留脑袋,无缘无故剃头发的,是真要被大乾朝廷砍头的。
    改汉令是将燕地的所有文字全部改成汉字。
    在这一条上,李存虽然没有丧心病狂的将所有辽国的文字都给毁了,但也是准备将燕民能见到的文字全都改成了汉字,辽国的文字不许再出现,否则重罚不赦。
    李存的这三条命令一下,顿时就引起了大量的原辽国人的不满,尤其是以契丹人和奚人为最。
    可以说,要不是李存开了一个口子,允许接受不了这些律法的人在一个月后跟着耶律大石和萧干离开,这三条法律没准会引起大规模的暴乱。
    如今,大规模的暴乱倒是还没有发生,但是却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