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干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乾者,虽远必诛(求月票!)

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乾者,虽远必诛(求月票!)(3/3)

金军虚实,遂采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慎战之策,欲待金军与姚兴部连战疲惫时,突出奇兵,一举取胜。
    数日后的清晨,金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所以改取野战,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长蛇阵,成决战架势。
    吴玠以姚兴部为右翼迎战,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金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并告戒各部不得急进。
    金军不明乾军意图,仍按原计划向姚兴军紧逼,令旗左右挥动,来回冲杀。
    姚兴部背嵬军顽强抵御。
    突然间,战场上大风突起,扬尘蔽天,不利于不熟悉榆关地理的金军。
    姚兴见此,率领背嵬军绝地反击。
    而金军则不顾伤亡,把姚兴部团团围住,势必要灭掉难缠的背嵬军。
    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而且战损严重。
    吴玠见火候差不多了,急令姚仲和李师颜各率三千精骑,乘风势、挥白旗,对阵直冲金军。
    万马奔腾,飞失如蝗,大风渐止,疲惫的金军见乾军骤至,猝不及防,阵脚渐乱,伤亡惨重。
    随后,吴玠以步军发动总攻。
    黄昏时分,金军被乾军的虎蹲炮和轰天雷击溃,完颜宗望被炮石击伤,金军死伤不下三万,仅有万余逃归。
    李存获悉榆关战果了之后,下令不要金人俘虏,所有金人全部斩首,将金人的头颅在榆关前筑成京观,同样竖起一面大旗:犯我大乾者,虽远必诛。
    ……
    金军分东西两路来攻打大乾王朝,赵宋王朝是知道的。
    不。
    准确的说,这是宋、金两国事先商量好的。
    所以,在完颜宗翰攻打野狐岭和完颜宗望攻打榆关时,赵宋王朝这边也有行动。
    那就是,常胜军负责攻打燕地,义胜军负责攻打云地。
    其实,早在十几天之前,郭药师就已经将常胜军集结完毕,驻守于涿州北郊。
    在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发动攻击的同一天早晨,蔡靖前往北郊,会见郭药师,商议攻打燕地之策。
    回城后,蔡靖对内弟许采说:“郭汾阳虽满口大义,但我观他似乎对乾军有畏惧之色,此战恐怕不容乐观。”
    三天后,传来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已经对大乾王朝发起进攻的消息。
    这本身就比宋金之间商量好夹击时间晚了三天。
    如今,确定金国果然如约向大乾王朝发起进攻了,童贯在雄州做出最高指示,常胜军和义胜军立即向大乾王朝发起进攻,力争一战夺回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
    郭药师接到命令了之后,派人入城告诉蔡靖,他接到出兵的命令,即将出兵迎敌。
    许采闻听此事了之后,极力向蔡靖建议:“且令郭公披城下寨,可遣张令徽、刘舜仁偏师以往。若郭公去,假使取胜,必益骄,不可制,不胜则一败涂地,大宋大震矣。”
    可蔡靖却觉得,常胜军全力出击,此战能否胜利,都尚且难说,更何况以偏师前往。
    所以蔡靖将许采的建议给否了。
    再者说,这个命令是童贯童大王下的,哪是蔡靖能更改得了的?
    次日清早,蔡靖又到北郊去见郭药师。
    许采将建议写在一张小纸片上,委托蔡靖的儿子蔡松年去北郊捎给蔡靖,就说是有封家信奉呈。
    不久,钤辖李振来见许采,许采又向他提出了这个建议。
    李振于是也来到北郊,向蔡靖劝谏。
    可蔡靖还是没接受许采的建议,也可以说,此事发展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是蔡靖能更改得了的。
    蔡靖随后让蔡松年和李振给许采捎话说:“郭汾阳已决定亲自率军迎敌。”
    得知这个结果了之后,许采长长一叹!
    为鼓舞士气,蔡靖拿出大量金帛,大张旗鼓地犒赏常胜军。
    而后郭药师亲率五万常胜军出发。
    常胜军,戈甲鲜明,队伍整肃,确实有强军之相,他们带着赵佶君臣的殷切期望,一路向北挺进,直指燕京……
    ……
    ……
    加更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