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干宋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势如破竹(求月票!)

第二百二十一章 势如破竹(求月票!)(2/4)

安肃与保信二军号称“铜梁门,铁遂城”,为赵宋王朝挡住了辽军很长时间,所以此二军是赵宋王朝在河北北边沿边最为重要的屏障之一。
    蔡攸之所以奏请赵佶废除安肃与保信二军,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河北方向老是传来警报,说大乾王朝要入侵赵宋王朝,蔡攸很担心这些消息会引起赵佶的注意,进而影响到他赵宋王朝军事第一人的地位。
    为了遮人耳目,让赵佶君臣认为北方并没有什么战事,蔡攸提出废掉此二军,以彰显边界的局势安稳。
    在赵佶的印象当中,河北地区,除了常胜军以外,其他军队全都不堪重用,废掉更好,正好可以减少赵宋王朝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因此赵佶很快就准奏了,勒令尽快废掉安肃与保信二军。
    在战争来临的前夕,蔡攸这个赵宋王朝的最高军事主管,竟然以这么荒唐的理由将两道险关给废除了,真是天下奇闻。
    更让人无语的是,赵佶竟然还答应了。
    而且,别忘了,正是赵佶让不学无术的蔡攸当上的这个赵宋王朝的最高军事主管。
    这种情况下,赵佶不当亡国之君,谁当亡国之君?
    蔡攸真是对边界的这些“小事”毫不关心,他最近正在忙着跟他爹蔡京斗,准备将他爹给斗倒了,然后当赵宋王朝的宰相。
    赵佶最近也是越看蔡京越烦,他希望蔡京能自动辞职,让出相位,换一个让他比较顺心的,比如蔡攸,来担任。
    可蔡绦被勒令停职了之后,蔡京并没有离开相位的想法。
    ——蔡京四次为相,深知权力之妙,他这次好不容易才复相,岂肯轻易交权?
    对于蔡京迟迟不肯上表交权,赵佶越发的不满,于是赵佶命蔡攸去劝蔡京主动上奏章请辞宰相之职。
    蔡攸刚开始时还顾及一点他和蔡京的父子之情,跟蔡京好言好语的商量,让蔡京主动放弃宰相之位。
    可蔡京就是抱着宰相之位不撒手,让蔡攸恨得牙痒痒,以至于父子倾轧。
    有一次蔡攸到蔡京的府第,正赶上蔡京与客人谈话。
    蔡攸对客人理也不理,一进来就急着上前抓住蔡京的手做诊脉之状,说:“相公脉势舒缓,可有不舒服之处?”
    蔡京说:“无恙也。”
    蔡攸听言,放开蔡京的胳膊,转身就走。
    蔡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客人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蔡京:“蔡枢密为何如此?”
    蔡京无可奈何地说:“你一定不明个中缘由罢,此逆子想因我有病而罢了我的宰相之位。”
    这天,已经忍无可忍的蔡攸,气势汹汹的来到蔡京家,直说:“官家叫你致仕,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蔡京听言,哭着说:“上何不容京数年?当有相谗谮者。”
    蔡攸答:“不知也。”
    蔡京又说:“京衰老宜去,而不忍遽乞身,以上恩未报,此心公所知也。”
    左右之人闻听蔡京管自己儿子蔡攸尊称为“公”,皆窃笑。
    可蔡攸还是油盐不进,就逼着蔡京将相位交出来。
    蔡京见此,知道他真的一点继续赖在宰相之位的机会都没有了,才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宰相大印。
    蔡攸将蔡京的宰相大印带回去交给赵佶。
    赵佶又命人代替蔡京写了份求辞的奏表,这样蔡京才完成了第四次罢相。
    蔡京这次出任宰相的时间其实不长,但影响很不好,尤其是他用他的三子蔡绦帮他处理政务。
    公平的说,蔡京是有心帮赵佶挽回赵宋王朝末路的局面,想要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可他实在是太老了,赵宋王朝也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这使得,蔡京的第四次任相,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也为他日后被陈东打成六贼之首埋下了伏笔。
    总而言之,在大乾王朝已经开始动手干宋之际,赵佶君臣还在像以前那样,争权、争宠、内斗,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就更别提有所准备了。
    ……
    大乾王朝这边。
    一切准备就绪了之后,李存下令,代州的岳飞先动手。
    李存之所以让岳飞先动手,主要是因为河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童贯此时又坐镇河东,李存希望岳飞能趁宋军不备,一口气多打下来几道险关,以免将来拿人命去堆。
    岳飞接到李存下达的命令了之后,迅速率军南下。
    童贯接到前线的紧急报告了之后,赶紧跟范讷、王云、朱彦通等宣抚司的参谋、机宜商量对策。
    在范讷等人的建议下,童贯决定立即回东京汴梁城赴阙,也就是逃回东京汴梁城跟赵佶商量怎么办。
    童贯下定决心了之后,就当着太原知府张孝纯和张孝纯的儿子张浃的面说:“大乾已然入侵我大宋,现今形势危急,朝廷还一无所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