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干宋 > 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求月票!)

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求月票!)(2/3)

赵桓?
    换而言之,姚平仲都还没有动手呢,就已经做好了庆祝胜利的准备,其声势之大,差不多东京汴梁城里的人全都知道了。
    怎么地。
    赵宋王朝的人难道是觉得,大乾王朝的密探都是瞎子和聋子,探听不到他们要来劫营?
    而且,赵桓君臣所不知道的是,李存用兵一直很警觉,可以说,只要是出兵在外,李存每晚必定会防范敌人劫营。
    这也是为什么李存用兵一直未有一败的原因之一。
    张邦昌来到青城了之后,立即奉上赵桓送给李存的礼物,然后拿出来了赵桓写给李存的亲笔信:
    「大宋皇帝致书于大乾皇帝:比者大军遽至京城,方怀忧恐,乃承宽仁,尽洗宿愆,许修新好,获安宗社,贻庆子孙,恩义之重,实同天地。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n换源,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
    …
    初二早,方欲坐朝,忽得报初一夜有兵马在城外作闹,本朝不知事因,继闻辄至大乾军前,不胜惊骇。寻遣人根问止约,至暮乃知姚平仲率城外诸路军马作过,寻令勾捉,称本人未回军寨,亦见令人擒捕,候见即正典刑,以戒贪功误国之士。
    且本朝自度事理,其不敢轻举妄动者有三:论彼此强弱之势,则本朝兵力寡薄,难以迎敌,一也;前次败盟,烦大军远来,逼近京城,惴恐失措,荷恩德再造,岂敢复有负约之理?二也;皇妹茂德帝姬、柔福帝姬皆在贵军中为质,又遣执政大臣奉使,事体至重,岂忍置而不恤,有伤君臣之义、骨肉之爱,三也。
    大乾皇帝仗义而来,聪明果断,必能察此。方城外有乱兵,故当日未敢遣使便还,深愧迟滞,尚冀深照。其他一如誓书所载,天实临之,永永万年,罔复有渝。今差少宰张邦昌、皇妹宁福帝姬持书布叙,并赍所换国书及河北、河东诏书地图等前去,谅惟洞照。白。」
    鉴于张邦昌副宰相的身份,又刚出了大乾王朝和赵宋王朝交战一事,双方急需沟通,李存选择了见张邦昌。
    张邦昌得知李存愿意见他以后,赶紧带着崔氏和赵串珠母女前来拜见李存。
    李存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管什么场合,他总是下意识的先去看女人——不管跟女人在一起的男人有多重要。
    李存知道,自己的这个习惯很不
    好,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份变高了以后。
    可是,没办法,这是李存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坏习惯,根本就改变不了。
    就像这次。
    张邦昌是赵宋王朝的少宰兼中书侍郎,从明面上来看,妥妥地是赵宋王朝的大臣中的二号人物。
    可李存的目光却在第一时间落到了崔氏的身上,哪怕崔氏只穿着一身普通宫女的衣服。
    崔氏有精致的面容、柔美的气质、绝好的身材,还有如婴儿般吹弹即破的肌肤,而最醒目的就是她有一双,让人过目难忘。
    而在年纪上,李存判断,崔氏虽然看着只有二十多点的样子,但实际上应该超过三十岁了。
    观察过崔氏了之后,李存又看向了身上也跟赵福金和赵多富一样穿着一身嫁衣的赵串珠,然后李存就是一怔!
    让李存差异的原因有二:
    第一个就是,这赵串珠竟然长得跟崔氏极像,尤其是那双,简直一模一样。
    第二个就是,虽然赵串珠长得不比崔氏矮多少,但阅女无数的李存,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赵串珠的年纪肯定不超过十三。
    李存心说:
    不过李存也没有说什么。
    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十一二岁的少女嫁人的先例,更小的童养媳都有。
    …
    将目光从赵串珠身上移开,李存才看向张邦昌。
    只见,张邦昌早早的就一拜在地,屁股撅得极高。
    再仔细看看,张邦昌的双腿还有点抖动。
    别人也许会猜,张邦昌这是不是装的?
    李存不会。
    李存知道,张邦昌的确是一个软骨头,并没有很多视死如归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的那些风骨。
    张邦昌费了不小的劲,才说出来:
    是。
    张邦昌胆小懦弱,缺少一些气节。
    但历史上的张邦昌,被迫登基后,能做到臣礼俱备。
    最后在王时雍、徐秉哲等人都告戒他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的情况下,张邦昌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还政赵氏,献大宋国玺,立赵构为皇帝,请宋哲宗元右皇后垂帘,并在手书中阐明:
    张邦昌明知,还政还的是他的身家性命,却依然毫不犹豫的还政给赵氏。
    由此足以看出,张邦昌绝对是赵宋王朝一等一的忠臣,虽然不是完人,但是不负赵宋王朝,更不负赵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