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干宋 > 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另一种方式壮大的金国(求月票!)

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另一种方式壮大的金国(求月票!)(3/4)


    虽然王建创立了高丽王朝,登上了王位,但高丽初期的政权其实是一个豪族联合政权,一些割据的豪族随时都有实力向王权发起挑战。
    为了政权的稳固,王建便采取多种方法笼络各地豪族,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便是迎娶各地豪族家的女儿做妃子。
    王建一生共迎娶了二十九位妃子,不少妃子都有豪族的背景。
    这二十九位妃子共为王建生了二十五名王子和九名公主。
    在这九名公主中,有六位公主都嫁给了同父异母的兄弟。
    不仅如此,在整个高丽王朝,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公主只能嫁给宗室成员,禁止外嫁。
    在那之后,高丽王室就将这近亲结婚玩花了,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高丽王室不敢玩的。
    呃……扯远了。
    王楷即位时才十四岁,他的叔叔们颇有步他们父亲王熙后尘的觊觎之心,王楷的外公兼岳父李资谦则利用扶保王楷登基的机会攫取了大权。
    王楷即位后,封李资谦为协谋安社功臣、守太师、中书令、邵城侯,同年十月加封汉阳公。
    后来,李资谦借口韩安仁、文公美等图谋拥戴带方公王俌,整肃了一批反对派,从而巩固了权力。
    不久后,王楷加封李资谦为“朝献国公”,兼任三高官官及判吏、兵部,开府建宫,王楷还出乾德殿门外亲传诏书,百官先进宫祝贺,后到李资谦府上祝贺,礼数比王太子,生日也如同帝王一般被称为“仁寿节”,可以说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
    当然,王楷也不是真的任由李资谦架空他,这只是权宜之计。
    实际上,王楷和李资谦已经明争暗斗到了,李资谦向王楷下毒,想要毒死王楷,然后谋朝篡位,是王楷的两个姨母王妃及时制止了这件事,才让王楷不至于英年早逝。
    也就在王楷和李资谦斗得最狠的时候,高丽的前宗主国大辽帝国在金国的攻击下濒临灭亡,完颜阿骨打派使臣出使高丽,通报高丽金国要灭掉大辽帝国这件事。
    王楷和李资谦赶紧暂时休战,派使臣河则宝从海路出使大辽帝国确认此事的真伪。
    但河则宝当时却找不到大辽帝国的朝廷所在,只能又回到高丽。
    在那之后,高丽强化了对金国的戒备。
    当时,赵宋王朝也加强了同高丽的联系。
    赵佶派遣国信使路允迪、傅墨清带着礼物和赵佶御制的诏书和祭文,抵达高丽,祭奠王楷的父亲王俣,并提示大辽帝国将亡,高丽可以回归赵宋王朝,恢复赵宋王朝的册命,也就是当赵宋王朝的藩属国。
    可王楷和李资谦一商量,就以“忧制未终”为由谢绝了宋使的提议。
    次年,王楷和李资谦派枢密院副使李资德和御史中丞金富辙出使赵宋王朝,谢恩并献方物。
    同年五月,高丽派报聘的使者前往金国,但高丽使者只带去了国书,没有带去降表,且不向金国称臣。
    这无疑给了金国攻打高丽的借口。
    恰好那时完颜宗望刚刚经历大败,需要用一场胜利来挽回他的声誉,稳住他的地位。
    于是,完颜宗望主动向完颜吴乞买请缨,去攻打高丽。
    完颜吴乞买同意了之后,完颜宗望水陆并进,率领本部的和他四弟完颜宗弼的人马杀向了高丽。
    高丽方面当时王楷和李资谦内斗正欢,根本没有人预料到,完颜宗望会率领五六万大军长驱直入。
    简而言之,趁着高丽不备,完颜宗望率领五六万大军一直打到了高丽的首都开京城下,然后大败高丽的二军六卫,吓得王楷和李资谦不顾一切的跟完颜宗望议和。
    结果,被完颜宗望勒索了大量的金银绢帛和女人,满载而归,形象一点说就是,完颜宗望几乎复制了历史上金人第一次包围东京汴梁城。
    唯一不同的就是,之后赵桓始终战和不定,导致了金人第二次包围东京汴梁城,进而导致了靖康之耻,而王楷和李资谦却发挥了他们高丽人那种墙头草的生存本能,坚定不移的认了金国当宗主国。
    用李资谦的话来说就是:“金昔为小国,事辽及我,今既暴兴,政修兵强,日以强大,又与我境壤相接,势不得不事;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宜先遣使聘问。”
    李资谦都这么说了,处于李资谦摆布下的王楷也只好下旨向金国称臣纳表。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这两年的向外扩张,让金国以另一种方式壮大起来了。
    同一时间,西夏国主李乾顺,见大乾王朝如此轻易的就将赵宋王朝打得节节败退,害怕极了。
    李乾顺可不是耶律延禧、赵佶、赵桓他们那样是志大才空的废物君主,恰恰相反,李乾顺非常精明。
    ——这从历史上的李乾顺,在面对那么强大的金国时,仍然能保存西夏,并且让西夏在夹缝当中还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就不难看出来。
    李乾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