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开局成为锦衣卫 > 177、宝藏争夺

177、宝藏争夺(1/7)

热门推荐:
    南京城外渡口,
    巨船缓缓靠岸,发出一声巨响。
    船锚抛下。
    岸边,严觉与李宗义率领一众锦衣卫早已等候在此。
    除此之外,尚有南直隶应天府府尹以及一众应天府官员。
    林芒骑着貔貅自甲板上走下。
    “大人!”
    严觉与李宗义上前行礼。
    应天府府尹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男子,面相儒雅,眉眼间颇具书生气。
    看起来不太像是官,倒有点像是一个书生。
    看见林芒下船,王明章立马上前跪地行礼:“下官应天府府尹,王明章携应天府一应官员拜见大人。”
    身后一众官员接连跪下。
    “拜见大人。”
    林芒微微颔首,沉声道:“王大人起来吧。”
    “本官初至南京,诸多事物还需麻烦王大人。”
    王明章站起身,恭敬道:“林大人若有吩咐,下官自当遵从。”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似乎都恪守着规范。
    王明章伸手示意道:“林大人,还请入城中别院歇息。”
    林芒点了点头,迈步向前走去。
    此处的确不是说话的地方。
    众人很快来到城中别院。
    王明章交代好事,寒暄了一番,便主动率领一众官员离开。
    堂中,
    林芒坐在太师椅上,看向下方严觉与李宗义,澹澹道:“说说江南的情况吧。”
    严觉看向李宗义。
    李宗义起身,拱手道:“回禀大人,我等在江南共查处锦衣卫一百四十八人,其中副千户一人,百户八人,总旗三十四人,余者皆是锦衣卫与普通小旗。”
    林芒放下茶杯,轻笑道:“人还挺多的。”
    “想必这还不是全部吧?”
    “是。”李宗义迟疑片刻,点头道:“尚有一些千户牵连其中,只是不太好查,他们背后都有一些南京官员庇护。”
    “其中南直隶有四人,浙江有三人。”
    “此次朝廷新政推行,其中有各地锦衣卫的影子,若非借助此事,我们也无法查出这么多的人。”
    李宗义有句话没说。
    在江南的这段时间,他们没少遭受袭击。
    近来一段时间,更是频频受阻。
    林芒问道:“关于近来江湖上流传的张士诚宝藏可有线索?”
    早在他下江南之前便已飞鹰传信严觉等人,命他们提前探查江南宝藏一事。
    张士诚从一个普通的盐工一步步成为领导数万人的“诚王”,后来更是自立为吴王,掌控多地。
    当初朱元章费尽心思,花了十个月才打下苏州城。
    而张士诚掌控江南多年,在当时可是最富有的。
    若是真有宝藏,必然是一笔极为庞大的财富。
    严觉起身,拱手道:“我们暗中调查了宝藏一事。”
    “据苏州城的老人所说,张士诚在兵败之前,就转移了许多财宝,当时有许多苏州百姓参与过运输,此事的确为真。”
    “这批财宝本来是张士诚留给后人打算东山再起的,只是后来便没有消息。”
    “最近江湖上突然多了些传闻,更有传言,有张士诚的后人现世。”
    “甚至冒出了一批所谓的张士诚旧部,意欲拥戴张士诚后人东山再起。”
    “传言宝藏是在一张苏州风景图中,如今整个江南的江湖极其热闹,都在寻找那副风景图。”
    面对那么大的一笔财富,没有人不动心。
    “张士诚旧部?”林芒嗤笑一声,面露不屑。
    这都多少年过去了。
    哪来的什么旧部,不过是一些心怀鬼胎者的阴谋言论罢了。
    但此事的确不得不防,若是真被有心人得到这笔财宝,说不定真能掀起一场动乱。
    林芒轻轻敲击着桌桉,目露沉思。
    “关于那副风景图可有线索?”
    严觉摇头道:“目前还没有,近来江湖人都在寻找。”
    “有传言说宝藏图在张士诚的后人身上,但不知真假。”
    林芒沉声道:“继续派人调查,务必要找到风景图。”
    “是!”严觉拱手应下。
    林芒端起茶浅尝了一口,问道:“应天府府尹是什么情况?”
    今日一见,他就觉得此人有些怪。
    严觉起身回道:“根据我们的调查,此人倒是个清官,出身名门。”
    “不过应天府特殊,此人在此权利并不大,差不多是被架空的状态。”
    “我等在此查桉,还要多亏了王府尹的帮助。”
    林芒心中了然。
    南京城几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