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医路青云 > 第251章 绿灯!

第251章 绿灯!(1/2)

    医路青云第251章绿灯!赵原备考硕博连读的事情,在孙良的传播下,很多人都知晓。
    谢长天为此给还赵原开了绿灯,肝胆外科轮科结束,暂时也安排他去下一个科室。
    至于工作量也减半,门诊不用赵原参加,一般的小手术也不安排他去做。
    赵原对此挺感激,对天华的感情也在慢慢增加。
    天华与南协相比,管理上或许没那么现代,但保留着人情味,这是赵原喜欢的。
    很多医院效仿国际,引入现代管理体系,制度规范化,虽然看上去医生工作更加职业,但对医生欠缺了人文关怀。
    医生不能成为医疗流水线上的机器人。
    赵原也不是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不做,急诊外科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也会主动处理,至于胸心外科那边,经常也会喊赵原过去帮忙。
    徐琴知道赵原已经是竺海霞的博士生,在筹备复试,专门送来自己当年备考的复习资料。
    资料是几年前的,而且是从家里的箱底翻出来的。
    望着泛黄的复习资料,赵原内心是五味杂陈。
    尽管在医院经常会看到人性丑恶的一面,但这个世界不缺乏善良的人。
    赵原笑着说。
    徐琴开玩笑,
    赵原点头,
    徐琴:
    赵原惊讶,
    徐琴撅嘴,
    赵原开玩笑,
    徐琴狠狠地瞪了赵原一眼,
    赵原心中一暖,
    徐琴望着赵原那似乎会发光的眼睛,突然觉得心头一跳,连忙收拾心情,
    赵原笑着说,
    徐琴朝赵原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摆了摆手,离去。
    ……
    春节结束已经一个多月。
    春天的气息悄然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季节性病,比如呼吸道感染还有传染性疾病。
    内科成重灾区,不少医护工作人员被病人传染,尽管如此,还是带病上阵。
    天华医院输液区又到了人满为患的时候,有时候过道上也得安排临时座位。
    从医生的角度,不建议患者朝医院跑。
    医院虽然有院感科,会定期检查医院卫生情况,但不可避免地咋存在大量的耐药菌。
    这些耐药菌在长期的消毒环境下也能存活下来,毒性比一般的细菌要强大很多,一旦感染会非常麻烦,普通的抗生素拿这些耐药菌也没辙。
    天华医院的消化内科从去年开始成为热门科室,不少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出于人手不足的考虑,返聘了一批退休的医生。
    这些医生虽然年纪大,但经验丰富,放在科室可以作为柱石。
    医生越老越吃香,随着接触的患者增多,治病救人的经验就越来越充足,很多疑难杂症研究得比较深刻,返聘的老医生与刚出学校门、刚就业的新医生相比有太多的优势了。
    洪峰便是返聘医生,他退休前被调到主任级,因此大家都会亲切地喊他洪主任。
    洪峰倒不是在乎返聘工资。
    女儿毕业之后定居国外,老伴出国照顾
    女儿和外孙,他又不想出国,一个人在家又无聊,所以有一份工作,可以打发时间。
    洪峰的水平高,对人亲切,所以无论是消化内科还是其他科室的同事,都对他十分尊敬。
    赵原刚从胸心外科参加了一个会诊,途径花园,看见一个头发苍白的老医生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气。
    赵原觉得有点奇怪,走过去查看。
    正是消化内科的返聘教授洪峰。
    赵原跟洪峰见过两次面。
    洪峰对赵原也是印象深刻,冲着赵原笑了笑,
    洪峰接到一个上吐下泻的病人,病人的情况比较严重,拍片子的过程中突然昏厥,他赶过去处理,病人转危为安。
    赵原见洪峰的情况不对,轻声问道:
    洪峰微微一怔,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速效救心丸,
    赵原摇头,
    洪峰觉得赵原小题大做,笑道:
    赵原觉得没那么简单,
    洪峰没想到见面三分笑的赵原,骨子里这么倔强,无奈摇头,
    赵原坚持,
    洪峰哭笑不得,拗不过赵原,跟着他来到放射科。
    洪峰拍完片子,笑道:
    赵原道:
    十来分钟,洪峰在机器上打出自己的报告,他看了一眼,表情错愕。
    赵原从他手中接过报告,忍不住暗叹了口气,果然如同自己猜想的一样。
    洪峰冲赵原苦笑连连,
    赵原点头,
    洪峰颔首,
    赵原赶紧将洪峰送到神经中心。
    神经内科医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