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美利坚财富之路 > 第139章:你有没有女朋友?

第139章:你有没有女朋友?(1/4)

    《纽约观察家》这份周刊的创始人,是亚瑟·卡特这个纽约地产商。
    亚瑟创办并且经营这份杂志。
    起初,主要是为了他的地产公司做推广宣传。
    这份杂志一开始,主要也是关注的纽约与附近的地产业。
    后来亚瑟·卡特发现这报纸卖的还不错,关键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促进自己地产公司的销售。
    他就开始认真经营了。
    只是他实力不足,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
    发展了二十来年,《纽约观察家》一直也就局限在纽约与附近的新泽西。
    在其他地方,它并没什么名气。
    每一期的销量,普遍也就3-5万份左右。
    &5年以后,
    随着互联网崛起,加上老的总编离职。
    《纽约观察家》甚至开始走起下坡路,销量下跌,广告费下跌。
    以前还能维持日常平衡,甚至多少赚点钱。
    在那之后,开始每年亏钱。
    要不是持有它,
    对自己的地产公司有帮助的话,亚瑟·卡特早就卖掉它了。
    进入2000年以后。
    这份周刊每个月的亏损越来越严重。
    以至于亚瑟·卡特都有点忍不了了。
    他开始放出风声,说要卖掉这份周刊。
    平行时空中,
    他卖了好几年都卖不掉,一直到2006年才卖掉。
    到那个时候,这份周刊的销量,每期只剩下两万多了。
    在这个时空,
    由于当时亚伯想要有自己的报纸,能够与可能出现的舆论进行打擂台的原因。
    他让大卫·梅隆,
    帮自己收购几份纽约有影响力的报纸。
    纽约太阳报与纽约观察家,就这样成为了亚伯的囊中之物。
    成为这两家报纸的老板以后,亚伯结合自己穿越者的经验。
    对这两份报纸,都作出了改革。
    事实证明,他在这方面根本没天赋。
    他要求两份报纸做出的改革,反响并不大。
    纽约观察家还好,因为连续一个月,每期都搞了一个名人专访。
    又因为亚伯的原因,请的名人都是纽约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多少还是促进了纽约观察家销量的。
    让它之前每期平均四万份左右的销量,增加到六到七万份左右。
    这个增长量,实际上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周刊杂志中的大佬,《时代周刊》每期的销量,目前大概也就在十五万份左右。
    《纽约观察家》要是每期都能够维持这个销量,那它会成为全美国日销量前二十的周刊之一。
    而那个时候,已经改名的《美国太阳报》,日销量就10万份左右。
    看起来比《纽约观察家》,可人家《纽约观察家》是周刊,一个星期一期。
    《美国太阳报》是日报,每天一期。
    在定价上,一份《纽约观察家》,差不多可以购买五份《美国太阳报》了。
    也就是说,在史密斯风暴出现之前。
    亚伯对自己买下的这两份报纸的改革,也就《纽约观察家》收益不错。
    但这种收益,也并不是他的点子、创意有用。
    而是他在纽约,现在多少有了点面子。
    前面请的那些名人,都愿意给《纽约观察家》采访。
    《美国太阳报》由于定位原因
    ,就没有这样的福利。
    之前的报纸奖金又比较低,名气也低。
    自然就得不到什么发展,还是原来那副样子。
    好在这次全美国刮起了史密斯风暴。
    亚伯这边,在大卫以及刚组建的公关部建议下。
    用一个不算巧妙的办法,把自己身上的热度,转移一部分到《美国太阳报》身上。
    这才让《美国太阳报》一下子火了起来,有了现在这种局面。
    就是这种情况,其实是有点虚的。
    《美国太阳报》现在每期能卖这么多。
    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因为报纸奖金,三分之一多一点是亚伯此时的热度,剩下的三分之一少一点才是报纸本身的实力。
    等史密斯风暴在美国冷却下去,它要是还能维持这样的日销量。
    那才能证明,
    《美国太阳报》正式成为全美十大报纸之一。
    现在的排名,是有点假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亚伯的热度。
    让《美国太阳报》狠狠的吃了一波福利。
    旁边的兄弟报纸《纽约观察家》,看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