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美利坚财富之路 > 第394章:史密斯的日常

第394章:史密斯的日常(1/3)

    史密斯传媒的高层们,开会讨论的,是《蜘蛛侠》上映的票房事宜。
    《蜘蛛侠》2002年1月1日上映,到今天2002年1月14日,满两周只差12小时。
    上映13天12小时的票房,自然已经出来了。
    这部史密斯传媒寄予厚望的电影,没有辜负史密斯传媒对它的付出。
    亚伯版本的《蜘蛛侠》上映首日北美票房,约为5300万美元。
    这个数据,比去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哈利波特》的5050万美元,还要超过250万美元以上。
    电影发行至今,北美票房更是已经超过456亿美元,全球票房79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优秀的成绩。
    它已经远超同时期这部电影的成绩。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它上映时间更早。
    1月1日上映,离去年的九一一不到三个月时间。
    美国人在这方面的恐惧,还没有完全释放,很多人心中都渴望超级英雄拯救自己。
    蜘蛛侠在这时候就来了。
    另一个原因,是米高梅版本的《蜘蛛侠》更受重视,拍摄成本接近2亿美元。
    各方面的条件,尤其是电脑特效方面,比原版更加出色。
    它的票房能够卖的比原版好,也算正常。
    像去年的票房榜冠军哈利波特,上映两周,票房才刚刚破6亿美元。
    按照《蜘蛛侠》现在的走势,绝大部分娱乐传媒都认为它的全球票房,一定能超过10亿美元。
    因为它的上映周期,到现在顶多才走过1/4。
    好来坞的大制作影片,在一类院线上映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之后也不会马上消失,而是转到二类院线继续放映。
    当然了,就算是大制作,但要是太烂,票房太差的话,那也只能两三个星期结束。
    卖座的像去年的《哈利波特一》,在一类影院里就上映了快4个月。
    只不过到了后来,排片和上座率越来越低,制作方的收入占比越来越低。
    最厉害的是泰坦尼克号,上映当年就在北美的电影院放了一年多。
    这些是大片才能有的待遇。
    如果是低成本制作的电影,如独立电影,很多时候连进入主流院线都很难。
    进入的话,一般周期也很短。
    这也就导致能杀出来的独立电影,一般质量上都非常好。
    “……《蜘蛛侠》很明显还没结束。”
    米高梅大厦,会议室中。
    亚伯面对众人侃侃而谈:
    “宣发工作不能停止。报纸和地铁上释放的广告,合同继续签订下去。诸位,不管是米高梅还是史密斯传媒,现在都需要一个开门红。我们为此甚至能少赚一点钱,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以罗伯特·艾格为首的一众米高梅电影的高层,都点了点头。
    距离亚伯收购米高梅电影集团,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他是在2000年9月份,顺利入手米高梅电影的。
    这么长的时间以来,米高梅已经上映过多部电影。
    但那都是米高梅电影集团,先前累积的,主要都是中小型投资的电影。
    《蜘蛛侠》才是亚伯接受米高梅以来。
    米高梅电影独立制作、发行的第1部完完整整,大制作级别的电影。
    更何况这部电影的ip和版权,还是亚伯耍手段从索尼那边抢来的。
    这要是失败的话,那估计在好来坞上层,都会成为一场笑话……
    好在目前看来,亚伯这次的抢劫非常的成功。
    仅仅是目前的成绩,《蜘蛛侠》已经让亚伯,收回了所有成本。
    接下来就都是利润了。
    不说《蜘蛛侠》的表现非常出色。
    仅仅只是上面这个原因,《蜘蛛侠》就一定能够受到重视。
    现在加上它票房表现出色,让米高梅电影到了亚伯手上以后,第1次赚到大钱。
    罗伯特·艾格他们当然会重视。
    至于电影的宣发、营销实践体系,行业内早有一套标准。
    北美这边不管是过去未来,重视的主要也是电视广告,和传统平面媒体。
    这是美国这边主要的宣传阵地。
    这两个地方,一般也都是投多少钱,出多少效果。
    老板现在都说可以少赚一点钱,都要把开门红表现的更好一点。
    那米高梅电影的做法,也非常简单。
    无外乎提高宣传经费,同时对院线稍微让利,让他们提高《蜘蛛侠》排片占比,获得更高的曝光机会。
    《蜘蛛侠》是这场简短会议的主要内容。
    会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