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食气者,神明而寿 > 第七十二章 纯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

第七十二章 纯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2/3)

热门推荐:
    “检验!”
    一个个参赛的弟子,纷纷送上自己的作品:
    “侯山君,丹成6丸。”
    “李子通,丹成8丸。”
    “……”
    每报一个,观看的岷山派诸人便发出一些议论,这些参赛弟子交丹,多是呈7至8丸之间,若是丹成7丸的,便可惜一声,听到有8丸的,便惊呼一声。
    以标准丹的大小来看,同样一盏雪莲,成7丸或者以下,仅有两种可能:
    一,选到的雪莲成色不足,所以成丹数量少。
    二,炼制手法不到位,跑了药力。
    不管是哪一种,都表示大概率得不到甲。
    此时丁牛上前交丹:
    “弟子得丹9 丸。”
    嗡!
    观看的岷山派弟子们见状,便立刻交头接耳,丹成9丸,光是数量,便是此时第一!
    难道这个斜月山弟子,竟真要在他们岷山派手中夺取一个甲?
    主持长老观察他递过来的丹丸,不动声色,实际上已经在暗暗观察评估。
    以卖相上看,绝对是优等品。
    “……斜月山高足,果然不同凡响。”主持长老便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丁牛点点头,没有谦虚,用现代工业法结合“气感”来提纯炼丹,比其他人全靠“气感”来炼丹,有优势也没什么好稀奇。
    知识就是知识。
    “弟子王青君,得丹9丸!”
    紧接着,王青君稳步上前,也献上自己的作品。
    一旁的刘峰长老看着爱徒,满脸得色。
    王青君这时朝丁牛看来,脸上神色,自有较量之意。
    丁牛见了,含笑朝他点头。
    场下观看的岷山派弟子,不知有谁忽然喊了一声:
    “好!”
    “王师兄果然争气!”
    “其他丹成8丸的师兄其实也不差,不过没有青葫丹炉,的确是稍逊色一些。”
    随后,便有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响起,立场分明。
    丁牛只觉得有趣,在一片叫好声中,突然有人喊道:“牛真子厉害!”
    十分突兀。
    看过去,却是黄栖在那朝他挑眉加油,边上的周子正和岷山三杰也看过来,冲他示意。
    丁牛点头回应,这时候,开始验丹了。
    丸数,丹色、气、味,都有评判标准。
    一共三名评判的评委,望、闻、问、尝,将所有参赛弟子的丹丸进行评分。
    三名岷山派的长老评委不断检验丹丸,不断交流意见。
    王青君师尊刘峰长老,正是其中一位。
    到最后,三人眼前只剩下两份丹丸,正是出自丁牛和王青君之手。
    三人彼此互视,目光凝重。
    其中一位赵姓长老忽然出声,情绪复杂:
    “这两份丹药都是特优品,然而以纯度论,这一份更胜一筹。”
    赵长老所指,正是丁牛一份,其他两位长老,没有反驳。
    另一位楼长老则看向刘峰:
    “刘长老觉得如何?”
    刘峰长老默然片刻,点头承认:“不错,这一份丹至纯无比。”
    “刘长老,若你来炼制,能得如此纯粹?”楼长老紧接着问。
    刘峰再次沉默,过了片刻才说道:
    “未必。”
    说是未必,其实已经是认输了。
    ……另外两位长老,失望之余又不显得意外,不由同时喟叹一声:
    “这等丹道的后起之秀,炼出如此至纯之丹,绝对是气感无敌,天赋绝伦……可恨不是我们岷山派的……”
    “却也未必。”刘峰却说道。
    “哦,如何?”
    “我看是炼制之法大有学问。”刘峰猜测:“该是斜月山的火烧水煮之法缘故,此法似人间的烧煮之法,却竟能炼出如此纯粹的丹药,即便以我等的修为,想要炼到如此,也未必能够。”
    “的确有此可能。”
    “不知道是我等轻视了人间的烧煮法,还是斜月山另有窍门。”楼长老道:“哎,我们抱着水法炼丹,千百年不变,这时便落后于人了。”
    “看来,此次丹甲,要颁给这一位斜月山的后起之秀了。”赵长老说道:“此人目前修为虽低,不过气感如此玄高,于修炼一途也是事半功倍,又背靠斜月山,日后修为不会差,今日不如便与他结个善缘……”
    丁牛虽不是他们岷山派的,但赵长老对丁牛,仍显得十分欣赏。
    却不料刘峰开口,再次说出不同意见:
    “我认为不妥。”
    “……如何?”
    刘峰长老说出自己的考量:“两位长老,斜月山突然派此人来我们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