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顽贼 > 第一百零八章 纪律与权力

第一百零八章 纪律与权力(2/3)

去了。
    高迎祥这才笑了笑,对刘承宗赞叹道:“我就说找你没错,你这些人才有精兵的样子。”
    刘承宗摇头道:“高师傅,我的人不是精兵,真打起仗,未必比得上中斗星所率两队边军。”
    如果说这是一次关于纪律的比赛,那么这场比赛对高迎祥并不公平。
    只是高迎祥不知道,他还以为刘承宗在谦虚,摆手道:“回头你要告诉我,怎么带的兵……”
    “不是我的人精锐,只是我的人没有抢劫百姓的习惯,我也没让他们抢过。”
    那一瞬间,高迎祥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从难以置信到释然,再到最后只剩下可惜。
    很容易就想清楚的道理,刘承宗的人少,完全用不着洗劫百姓,出击的频率又很高,接连抢夺驿站就已足够他们补给。
    想明白这些,高迎祥摇头感慨:“我原本也是这样想的,可队伍大了,没办法让所有人吃饱。”
    就像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得到教育的不仅高迎祥一个人。
    高迎祥看见纪律,而刘承宗看见了权力。
    权力表面来源于上,实际来源于下。
    遍地草头王,他们未必是队伍里最能打的,也未必是身份最高、最有学识的,甚至都不必是最有才能的人。
    只是他们能和大多数人想到一起,在恰当的时间做了恰当的事,收获威望服众,就成了首领。
    哪怕他不洗澡。
    三名首领各自约束队伍,只有上天猴刘九思能让队伍在群体狂热中冷静下来,大部分人重新聚集在他身边。
    更多人则在渡河后发现队伍仍在北岸集结,又重新跑了回来。
    不沾泥则完全没有约束的想法,随混乱的部下渡河,在田野里肆意采摘西瓜。
    并不一定是不沾泥无法约束士兵。
    而是高迎祥无法约束不沾泥,这几名首领只是合营,没有上下级关系,凑在一起抱团求活罢了。
    几名首领,混天猴的模样最惨。
    他很听高迎祥的话,尽力在河岸约束部下,但部下自主性都很强,不少人直接混入不沾泥的队伍到对岸抢掠。
    只有个叫白广恩的小头目,聚了几十人留在混天猴身边。
    大部队没有渡河,不沾泥带着上千人的队伍洗劫了盐锅、果园、花椒地和村庄,这才披着百姓的棉袄、被褥满载而归。
    “嘁,你们不往那边走,那堡子里肯定有好东西,我都看见了。”
    回到北岸的不沾泥高兴坏了,对几人道:“还在这站着干嘛,闯王说句话,是把堡子打下来,还是接着走?”
    高迎祥摇摇头:“就此分兵吧。”
    “嗯?”
    不沾泥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你想什么呢,该分兵了,七八千人聚在一处谁都养不活,你的人多,去宜君中部;上天猴去宜川,浑天猴去洛川。”
    高迎祥对不能约束不沾泥心知肚明,这王嘉胤的老乡也不好约束,他说:“互相派人联系着,借这段时间都操练操练手下弟兄,有了官军动静,就按计划往延川跑。”
    这是他们早就说好的计划,谁都没啥意见,不沾泥朝刘承宗扬扬下巴:“那刘狮子跟你呢?”
    “我就留在延长,离延川近些,留些余力与官军见仗。”
    高迎祥转头看向刘承宗道:“他是延安人,那就回延安。”
    定下分兵当日,不沾泥和混天猴就拉着队伍走了。
    上天猴跟他们不同路,就说再跟着走一段,等高迎祥找到落脚之处,他再带队往南去宜川。
    不过后来的路,直到跟着高迎祥走进深山,到了个叫古塬的荒村,他都赖在刘承宗身边,打听练兵束伍的方法。
    刘承宗最清楚自己的斤两,束伍是手下队长们的功劳,他懂个屁的束伍。
    就像他对高迎祥说的那样,他手下四队人听话,有他的身先士卒的威信、也有兵力来源的缘故。
    都受过军事训练,知道队伍散了战斗力就没了。
    都有冬衣,而且一直没挨饿,干惯了抢官府驿站的大买卖,不到饿急眼,看不上抢村庄那点蝇头小利。
    但最重要的,还是三哨一队的首领相信,相信刘承宗不会让他们吃亏,相信刘承宗能带他们活下去。
    他能传授给刘九思最大的经验,就是建立组织,哪怕领着一群饥民,也要从饥民里选拔出一层层的流民帅。
    刘承宗没能教给上天猴太多东西,反倒是几天接触,让他对上天猴有了许多了解。
    上天猴本名刘九思,刘承宗一听名字就知道他出身其实并不坏。
    一问果然,父祖早年靠做买卖在清涧攒下不坏的家业,家里的地比黑龙山刘老爷都多。
    九思嘛,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