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顽贼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均粮买赋

第三百二十六章 均粮买赋(1/3)

    黄澄站在元帅府旳大门前,贯穿谷地的冷风越过城墙袭击他的领口,即使裹了看不清原色的短袄,立领秋衫仍不足以御寒。
    他的目光看向元帅府门前的两具石狮子,再望向干净的花岗岩石阶,最后低头看向被顶穿大脚趾的厚布鞋。
    那浆糊千层底的破布鞋已沾满泥泞。
    站在门口的锁甲武士发声催促,黄澄把心一横,脱了布鞋摆在门口狮子基座下,光着脚步步踏上石阶。
    天宝看着这个来自东边的农夫,并未告诉他根据法度,任何人都不能在帅府门前放下任何东西。
    他知道,大元帅会赐给这个农夫一双鞋,也许是牛皮靴子,也有可能不仅仅赐下一双靴子。
    果然这个农夫进入前厅没过多久,就有护兵从前厅走出,去取了一身棉衣与皮靴回去。
    天宝笑了笑,两手在土色箭袖长袄腰间紧了紧宽幅束带,左手按着刀柄,右手揣进交领长袄的怀里取暖。
    刘承宗和同他一同回到俱尔湾的刘承祖坐在厅中,看着这个名叫黄澄的农夫,他抬手道:“换上,坐下说话。”
    这次从西宁回还,他带回来三个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黄澄,因为据父亲所说, 那些从碾伯来求粮的百姓, 都为黄澄马首是瞻。
    黄澄是个穷人,也是个很有胆魄的人, 谈不上不卑不亢,但是敢动。
    敢动就已经很有胆魄了,在元帅府这个地方,喊来个西宁土司老爷都未必敢动。
    黄澄是给了衣裳和靴子就穿, 转眼在厅中把自己剥得赤条条, 换上崭新的土黄交领右衽中衣中裤,穿上带行缠的黑布棉裤,扎好行缠蹬上牛皮靴,又穿上箭袖长袄, 这才在行礼后坐好。
    看他扎行缠的动作, 刘承宗在心里暗自点头,动作很熟练,确实当过兵。
    刘承宗愿意见黄澄,既不是因其贫穷, 也不是因其能服众, 主要是因为此人的履历激起了刘狮子的好奇心。
    他发现自己有吸引倒霉蛋儿的体质。
    他问道:“你是马户, 家里有地, 被马折腾没了?”
    黄澄摇头后据实相告:“也不全是马折腾的,主要是给我大忙丧事, 把家里地卖了。”
    刘承宗缓缓点头,在大明当马户属于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不过这对黄澄来说不算啥,他没造反。
    刘狮子再问:“卖地之后, 你就去做了驿卒?”
    “是, 当时大通马驿的驿马死了, 缺马。”黄澄点头道:“我把家里最后的马抵给驿站, 就进去了。”
    刘承宗面无表情看了一眼桌上父亲的书信,接着问:“当了四年驿卒,被朝廷裁撤后,你就去当兵了?”
    “没有,在家闲了半年,后来在邻居李善人家帮了仨月短工, 他家是我家的老东家, 家里种了二百多亩苜蓿, 赶上调剂干草要人帮忙, 以前我达达在的时候就总过去帮忙。”
    黄澄说罢, 刘承宗问道:“帮工仨月,工钱多少?”
    “我容易饿,李善人管我一天三顿。”黄澄笑得很幸福:“还要啥工钱……后来高店子招兵,我就找大善人借了二两银子,当兵了。”
    “嗯?”
    刘承宗皱了眉头,重新在书信上确定了一下,问道:“但你是镇海营的逃兵, 高店子在碾伯。”
    “是。”
    黄澄点头,面色古怪的看了刘承宗一眼, 道:“开始在高店子挺好,后来调去镇海营,离家太远我就跑了。”
    实际上当时从高店子被调到镇海营, 就是因为刘承宗率军进入河湟谷地,黄澄能逃兵回家像没事人一样,也是因为西宁城被刘承宗控制, 切断了东西联系,镇海营没追究逃兵的事。
    “那后来呢,回去怎么没落草?”
    黄澄坐在刘承宗不远处,语气神情一直都挺理直气壮,唯独到这个问题,面露迟疑,语气也多了三分苦涩:“没马。”
    他摇摇头:“别人都能过日子,我过不了,我笨呗。”
    其实黄澄只差一步就落草了,他都想好计划了。
    那些堡子围子是抢不了,他得从小做起, 先抢两匹马,然后喊上同里的逃兵去劫道, 劫个去元帅府俱尔湾买货的商贾,有了钱就有粮, 有了粮就有人,有人就能做大做强。
    所以他揣着铡刀在邻村马户家的干草堆里蹲了三天,就为偷匹马。
    这事只能夜里干,白天断不了庄子上有人,被人发现了很难跑,哪怕被射一箭、被划一刀,都很麻烦。
    可整整三天,那老头儿白天光脚下地,晚上放着屋里的床不睡,整天睡在马厩里。
    那马儿饿了就用大脑袋把老头儿拱醒,老头就踢踏着露脚指头的破布鞋,佝偻着腰自言自语去铡马草。
    黄澄听了三天自言自语,除非那匹马能听懂人话,否则他对老头儿的了解,可能比这世上任何人都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