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庶子之征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国公

第三百四十三章 国公(1/2)

    方正山伏法后,为了避免河东郡群龙无首,无人主持赈灾事宜,赵乾与燕王商议过后,迅速派遣了官员前去接任。
    然而,灾银解决后,赈灾有序进行,可是河流治理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赵晋等人前去河东郡,命他们所修建的,仅仅只是修复堤坝,远谈不上治理。
    赵乾一直未能找到合适之人治理河东郡的闽江,群臣束手无策。
    这日,赵乾召集了所有有治水经验的朝臣,以及燕王在御书房内,共同商议对策。
    赵晋本在兵部办公,一个太监突然寻了过来。
    “宣平侯。”太监恭敬地朝赵晋行了一礼。
    赵晋从一堆文书中抬起头来,“公公可是有何事?”
    “陛下宣召宣平侯觐见。”
    旁边的戚少卿侧头瞥了一眼赵晋,视线又落在前来请赵晋的太监身上。
    或许赵晋认不得对方,戚少卿却认得。
    这名太监,常年在御书房中办事,是赵乾信任之人之一。
    戚少卿很快收回视线,目光微闪。
    赵晋将手中的文书盖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有些无奈地应道:“本侯这就来。”
    匆匆赶至御书房,赵晋才发现,御书房内,约莫有十多位朝臣,众人正在激烈争吵。
    赵晋朝赵乾行礼,“臣参见陛下。”
    朝臣们纷纷住了口,视线投到赵晋身上。
    赵晋抬头,有些疑惑地与众人对视。
    “宣平侯,”赵乾出声打破这一局面,“你去河东郡可有注意过河东郡的闽江,现今是什么情况?”
    “河东郡位于闽江中下游的位置,泥沙淤积严重……”
    赵晋每说一条,众人的脸色便难看了一分。
    闽江的情况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更加严重。
    “诸位可有什么法子可以解决闽江的问题?”赵乾双手的手掌扣在扶手上,眉头紧皱。
    下面的朝臣面面相觑,无一人出言。
    赵晋这才知晓,原来众人方才是在争论如何治理闽江。
    他正欲将之前的想法道出,便有一位较为年轻的官员站出来,“陛下,臣以为,为今之计,唯有拓宽河道,增高堤坝,清理河道内淤积的泥沙。”
    对于年轻官员此言,无人发表意见。
    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可是,难度很大。
    燕王拧着眉道:“闽江的河道已经很宽,再拓宽河道难度很大,至于增高堤坝,尚且容易,清理河道里淤积的泥沙,更是难上加难。”
    “哪怕是枯水期,闽江的河水水量亦很大,河道两侧的淤泥或许还有办法,可河道中央的淤泥,如何清理?”
    年轻官员哑口无言。
    人根本无法在河道中央站立,至于将水排干。
    可正如燕王所言,闽江的水量太大,他们如何能够迅速将河水排掉,这些河水,又能够排放到何处?
    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陛下,”赵晋沉声打断了众人的沉思,“臣其实有一个法子治理闽江的水患。”
    赵晋此话一出,众人反应各异。
    有人惊喜,也有人不相信。
    “宣平侯,此事非同小可,可莫要儿戏。”一位老臣瞥了赵晋一眼,略带警告地道。
    不愿意相信赵晋的,大多是一些老臣。
    自视甚高,认为赵晋年纪轻轻,更是未曾听闻他接触过治水之事,哪里能够有什么好建议。
    赵晋仿佛没有听见这些人的话,抬头与神情略有些激动的赵乾对视一眼,“陛下,此法乃是臣在一本古籍上看来的。”
    听闻此言,燕王眉心一跳,心头有些激动,若是他没有记错,上一回宣平侯弄出的解决瘟疫的方子,也是从古籍中看来的。
    赵乾身体前倾,右手紧紧扣住扶手,略带几分急迫,“宣平侯,快快道来!”
    方才挤兑赵晋的一些老臣,面子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
    赵乾与燕王都没有理会他们,办法想不出,倚老卖老倒是颇有一套。
    赵晋朝赵乾一拱手,“臣这些日子,基本完善了相关的图纸,不如臣回府中将图纸取来,陛下与诸位朝臣,看图纸比臣讲述要更加清晰明了。”
    “好!”赵乾一口答应下来,“你速去!”
    赵晋略略行了一礼后,转身快步走出御书房,离开宫门后,翻身上马,挑了小路,一路疾跑回了侯府。
    “侯爷?”侯府门口的守卫刚刚唤了一声名字,赵晋直接快步从他们面前掠过。
    在书房内寻到图纸后,赵晋赶回宫中。
    待他赶回御书房时,甚至微微喘着气,“陛下,图纸,在这。”
    寿全将图纸呈递上去给赵乾,赵乾眉头不展,看见赵晋有些气急的模样,“来人,给宣平侯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