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庶子之征 > 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脱

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脱(1/2)

    赵乾双手搭在龙椅扶手上,闭了闭眼,复又睁开,“唯有先顶住,待一边结束后,情况便能好多了。”
    “户部尚书。”
    “臣在。”
    “昨日仓北郡传回消息,此前的粮食不够,尔等记得这两日筹备粮食运送过去。”
    户部尚书神情微僵,小心地问了一句,“陛下,戚将军那边,需要多少粮食?”
    赵乾拧了一下眉,回想道:“约莫是十万石。”
    一听这个数量,户部尚书的脸都垮了下来。
    赵晋见状,心里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该不会,国库的粮食不够了吧?
    果然!
    “陛下,”户部尚书苦着脸,“这,粮食不够啊!”
    “之前因为瘟疫和洪灾,本就消耗了大量的存粮,之前拨了粮食后,现在已经不够了。”
    这个坏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将朝堂沉寂的气氛瞬间劈开。
    “没有粮食,这可怎么打仗?”
    “是啊!不要说打仗了,没有哗变都算好了。”
    朝臣们站得近的,三三两两交谈起来,压低声音的议论不停地钻入赵晋的耳中。
    “还能筹多少粮食?”
    “两万石。”
    赵晋的眉头紧紧拧起,“这差得未免也太远了。”
    户部尚书何曾不知,只是他也是无可奈何,“能够筹出两万石,已经不错了。”
    朝堂上嘈杂的声音逐渐安静了下来。
    “或者,征粮吧。”
    不知道哪位朝臣提出了这个建议。
    赵晋锐利的视线立刻朝对方看去,沉声驳斥道:“若是如此,恐怕粮食还没有筹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响应大皇子了!”
    自古以来,最忌讳征收粮食和加税。
    “朝廷没有粮食,你们觉得百姓有多少粮食?”
    赵晋压抑的声音里满是怒火,近乎呵斥地道:“几经灾祸,现在国内又动荡不安,倘若百姓再没有粮食。”
    “赵国只怕会更加混乱!”
    刚刚提出这个建议的臣子呐呐不敢言。
    赵乾看着赵晋,“宣平国公,可有什么好法子?”
    赵晋抬起头,用力抿了一下唇,重重吐出一口气,然后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从世家大族、富商中征收粮食。”
    百姓没有粮食,朝廷没有粮食,可这些世家大族和富商,往往会囤积了不少了粮食。
    事已至此,情况紧急,现在赵国军队本就落在下风,如果粮食再跟不上,恐怕到时候,败局无可逆转。
    赵晋已经顾不得会不会因此得罪那些世家大族了,现在筹集粮食最为重要。
    几乎在赵晋的话音落下时,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赵晋。
    身穿国公朝服的青年,薄唇紧抿,目光锋锐,站得笔直,像是无惧于四周射来的各种目光。
    赵乾的目光也微微闪了一下,他看向众臣,“诸位觉得如何?”
    朝臣们脸色各异,丞相和太傅当即站出来,“臣以为,宣平国公所言有理!”
    “现在正是赵国困难之时,我等理应共同度过!”
    “臣愿意拿三百石粮食出来。”
    “臣亦愿意拿三百石粮食出来。”
    丞相与太傅皆是清廉的官员,这三百石粮食,已经是他们能够拿出的最大的数额了。
    “好!”赵乾面上逐渐露出喜色。
    赵晋亦松了口气,只要众人愿意帮忙,这剩下的八万石粮食,不成问题。
    只是,赵晋这口气还是松早了。
    接下来,不管是清廉之臣,还是家中富裕,或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所有人皆是只能一两百石粮食。
    最多,也只是拿三百石出来。
    如此一来,根本不够。
    赵晋憋着一口气,“几位大人,家中就只有这么一点粮食?”
    星眸紧紧盯着朝中家族底蕴最为身后的几个世家中人。
    赵晋在朝中,已经算是底蕴较薄之人,府中花费,大多倚仗他和林家的合作,而这朝堂中,家中财富,底蕴,比他深厚的人,至少超过半数。
    赵晋咬咬牙,也能拿出两千石粮食,这些人,怎么可能只能拿出区区一两百石?
    对方没想到赵晋竟然会直接质问,神情僵硬片刻,“宣平国公有所不知,我等家中的粮食,实在是不多,这两百石已经是极限了。”
    说完后,像是害怕赵晋会继续追问钱财,连忙道:“虽然臣等家族庞大,可花销实在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不过是只能勉力支撑罢了。”
    这话是对赵乾所说的。
    他们并不惧怕赵晋,唯独担忧赵乾因此发作。
    其余家中资产较为丰厚的,连忙出声应和,一个个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