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庶子之征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花落谁家?

第四百七十九章 花落谁家?(1/2)

    “可这疏浚河道,来找本王是为何?”
    似乎听出了赵晋话中的些许不愉,姜洪章知道自己有些过分,毕竟宣王在兵部任职,可不管工部的事。
    他连忙解释道:“还请王爷见谅,是因为河东郡疏浚河道一事已经解决,成效颇好,所以下官才想来询问些细节之处,好将此法应用到其余大江大河中。”
    提起此事,姜洪章愁眉不展,眉间已经皱出了一个“川”字。
    “下官心知打扰了王爷,实在是,这赵国内,大江大河不少,每年会起水患的更是不少,若是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不仅仅是能为国库省下一大笔赈灾的银两,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不必因为洪灾水患没了家,甚至是丧失了性命。”
    赵晋这才舒展了眉头,“此事既然关系百姓,事情重大,本王能够帮上忙,自然不会推脱,姜大人只管说便是了。”
    “下官,下官替百姓多谢王爷!”姜洪章露出喜色,脊背一弯,当即朝赵晋拜了下去。
    赵晋站起身,“姜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快快起身!”
    姜洪章心里松了口气,站直身后,也没有再多言,开门见山,“现在赵国的各个主干道都已经用水泥修缮完毕,这水泥可实在是一个好东西!”
    “现在哪怕是下雨天,这路也不会变得泥泞,甚至车轮卡在坑陷中!”
    “而且,马车行走时的颠簸也少了许多,速度更是不用谈。”
    姜洪章越说越是兴奋,一开始用水泥修路时,他还有些犹疑,但是现在,他恨不能直接将全国所有道路全部换作水泥。
    赵晋微微颔首,水泥的妙处,他自然明白。
    他没有出声,继续等着姜洪章朝下说。
    “这水泥,下官记得,云州郡用水泥来修筑城墙,下官尝试了一下,却还是有些不太明白之处……”
    姜洪章就水泥和疏浚河道,提出了不少问题,赵晋耐心地一一为他解答。
    说到一些现代词汇,或者姜洪章难以理解之处,赵晋还绘制了图纸给姜洪章解释。
    这一谈,便是半个多时辰,姜洪章满面红光,甚至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叨扰了赵晋许多时间,便抓紧问了最后一件事。
    “王爷,下官有心想要将全国所有的路全部换成水泥路,可这对国库的消耗颇大,不知王爷可有什么法子,让下官可以凑够这笔钱?”
    姜洪章这个念头自从冒出来后,便没能收回去。
    可他也清楚现在户部是什么情况,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拨银子给他修缮道路。
    本来姜洪章打算迟些时候再捣鼓这件事,可这水泥路的用处实在是太大,能够早一日修好,就能带来更大的益处。
    姜洪章想到上一回赵晋在众人以为不可能之时,筹集了大量的粮草,便动了来询问一下赵晋的念头。
    “既然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用在修路上,何不直接向过路人收过路费?”
    “啊?”姜洪章怔愣了片刻,为难道:“王爷,这样恐怕会引来百姓的不满。”
    不过是走一下这条路都要被收钱,恐怕会惹起民怨。
    这自古以来,哪里有走路都要收钱的道理?
    赵晋笑了笑,“姜大人不必担心,不会出现此等情况。”
    “只需要在官道和一些主干道收取过路费即可,这些道路,一般只有在前往其余城池时才会用到。”
    “可寻常百姓,几年都不曾出远门,又能走几回官道?”
    “这官道上来往的,大多是一些达官贵人,或者是商人,价格定低一些,这些人不会在乎这么几个或者十几个铜板。”
    姜洪章一听,有些迟疑地问道:“可只是收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铜板,能有什么钱吗?”
    “大人,(本章未完!)
    第四百七十九章 花落谁家?
    你可不要小看了这笔钱。”
    赵晋沉吟片刻后,“姜大人可以试一下,每个人每十公里收取两文钱的过路费。”
    听到这个数字,姜洪章心中忍不住有些怀疑,可又想起赵晋之前的确是轻轻松松就筹集了那么一大笔的钱粮。
    咬咬牙,姜洪章朝赵晋拱了拱手道:“成,下官这就回去些折子呈递给陛下。”
    姜洪章这个折子一递,赵乾很快就同意了。
    等开始收过路费后,不过是短短三天,上交过来的钱财便让人瞠目结舌!
    姜洪章乐不可支,庆幸自己当时听信了宣王的话。
    半个多月后。
    兵部尚书已经年老,朝赵乾递交了回家休养退休的折子。
    赵乾已经同意了,现在朝堂上,众人都盯着兵部尚书这个位置。
    “陛下,臣以为,陈大人曾立下汗马功劳,且在兵部的日子也较长,资质亦足够,可以胜任兵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