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 > 71数落赵匡胤

71数落赵匡胤(1/2)

热门推荐:
    汴京以西永安县。
    这日,整个永安县都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雪。
    今帅神武似周荣,
    谁赋南征北伐篇!
    四海一家天历数,
    两河百郡宋山川!
    诸公尚守和亲策,
    志士需捐少壮年!
    京洛雪消春又动,
    永昌陵上草芊芊。
    草芊芊……。
    永昌陵巨大封土堆前,一中年男子正在此吟诗。
    “没想到这太祖皇帝的永昌陵景色,配合着这场大雪,以及陆兄的这首气势恢宏的诗句,果然让人流连忘返啊!”
    许仙这时来到了中年男子一侧,也是开始仰望起了眼前这高大土堆了。
    “许大帅,您今日怎么这么好雅致,也来拜访这太祖陵了呢?”
    这中年男子自然就是陆游了。
    “陆兄都能来此,我许仙又为何不能来呢?”
    许仙笑着回应。
    “是啊!”
    “想想曾经宣和年间的大宋是多么富庶,这太祖陵更是传言如皇宫大内一般,气势恢宏!”
    “没想到如今已然成了一道荒冢,甚至太祖的屍骨也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这一座空冢了!”
    “只恨…大宋无能…无能啊!”
    陆游又开始感慨了。
    “那也是没办法的!”
    “谁让太祖皇帝当初要制订重文抑武的国策呢?”
    “就是因为这样国策,导致我们大宋从此尚武之风锐减,一个个只知道安于享乐沉迷于烟花柳巷,而不知自拔!”
    “遭至日后大宋屡屡受尽鞑虏之害,直到金国鞑子入侵,占据中原河山,掘尽大宋皇陵!”
    “这也算是因果循环!”
    “因果循环啊!”
    许仙感慨着。
    “许大帅,您…您可是身为我们大宋将帅,您怎能这番大不敬,在太祖皇帝陵前,对其进行指责呢?”
    陆游听到许仙这番言论,自是有些惊讶了。
    “我许仙一向只认对错,不认这些所谓的什么先皇、后皇的!”
    “难道我说太祖崇文抑武才是造成了汴京陷落的结局,有错吗?”
    许仙到这个时候眼中早就没大宋了,自然也不会有那些顾忌了。
    “许大帅,您所言确实如此!”
    “不过这……这毕竟是太祖陵寝之地啊!”
    陆游还是有些忌惮。
    “想当初周世宗柴荣为了北伐契丹,大力发展军事,甚至已然收复燕云十六州里三州之地!”
    “只可惜柴荣英年早逝,没有机会再继续北伐收复全部燕云十六州!”
    “然太祖窃取柴家皇位后,不仅对内重拳出击,对外更是唯唯诺诺,甚至主动削弱了自身兵力,更是使得大宋从此进入到了文弱之宋的局面!”
    “直到太宗继位,虽有心复燕云十六州,然其无掌军之能,又无用兵之才,太祖重文抑武之策也开始奏效,终究出现了武力不足之窘境!”
    “太宗最终也是无能为力,遭致北伐惨败,从此大宋再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更是饱受鞑虏百年之祸!”
    “所以汴京城沦陷于鞑子之手,始于太祖皇帝自废武功也!”
    许仙对大宋历史当然也是有所了解的了。
    “唉……!”
    “不过太祖皇帝当年重文抑武也是没办法的!”
    “如果太祖皇帝没有杯酒释兵权,说不定大宋也不会持续这么久,甚至还会是像当年梁、晋、唐、汉、周一样,几乎几年换一个朝代!”
    “那样天下岂不是更乱了?”
    陆游似乎很是理解当年的赵匡胤。
    “是啊!”
    “凡事都有利和弊!”
    “自古功过谁与评呢?”
    “只可惜太祖皇帝最终也只能落个屍骨无存的悲惨结局!”
    “或许这也是印证了那句,善恶到头终有报!”
    “当年太祖皇帝也是靠欺凌弱小夺得帝位,如今得到报应,才落得如此下场吧?”
    许仙看到眼前宋太祖这荒冢,自是一身的感慨了。
    “是啊!”
    “自古天下间哪个天子不是靠夺取别人帝位得来的呢?”
    “就如曾经传闻靠传位而贤明于后世的尧启舜,又哪个是真的靠传位得来的呢?”
    “许大帅,您说是吗?”
    陆游这时突然询问许仙。
    “是的!”
    “就连贤明一时光武帝刘秀,不也是靠篡夺了更始帝的皇位,最终才继位的吗?”
    “所以当今已经腐朽不堪的宋室,确实应该找个真正有贤明的人来取代他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