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685章 太祖,成祖,复活了!

第0685章 太祖,成祖,复活了!(1/4)

    听听!
    都听听!
    狗皇帝要干什么?
    他要重修丝绸之路,他还要开海禁恢复永乐时期的海上航路,这些要花多少钱?!
    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
    最最最重要的,开了海禁,允许外国与大明通商,那文武百官怎么赚钱?
    南方的士绅怎么赚钱?
    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虽然眼下朝廷不允许百官经商,但谁家没几个出五服的亲戚啊,他们经商的钱,不就是自己的钱吗?
    这自从大明实行海禁,片帆不得下海之后,南方的士绅们凭借出海是赚的盆满钵满。
    毕竟大明朝廷实行海禁关他们士绅什么事?
    眼下朝廷不仅要开海禁,还要重建陆上丝绸之路,这不就是在断文武百官的生计吗?
    本来就没了权利,眼下朝廷新政都是由新党推动着,这没了权力再没了钱,当官是为什么啊?
    当即就有一名文官站出来:“皇上,这实行海禁,乃是大明祖制,其主要原因是东南偻寇海盗猖獗,肆虐沿海,严重扰乱沿海百姓生计,迫于无奈,这才实行海禁,保全百姓平安啊。”
    朱由校听了忍不住冷笑道:“哦,这么说来,海禁到是不能开了?”
    这文官说道:正是如此啊,这海禁一开,倭寇再次肆虐,朝廷威严,百姓生计何存啊。”
    朱由校则是不屑:“如此说来,这海禁一开,倭寇来了朝廷就没办法了是吗?”
    “这东南沿海是大明的海,东南沿海土地更是大明的土地,大明的土地和海域上,大明的子民倒是要躲避外人了?”
    “因为区区倭寇,海盗,朝廷就要迁界禁海,尔等不觉得很可笑吗?”
    “朝廷能威服草原,能征服南夷,如今面对倭寇,却束手无策了?”
    一名勋贵硬着头皮站出来:“回皇上,倭冠熟悉海洋,他们常常占据岛屿为根基,四下出击,劫掠商船渔船,若有人带领,他们就聚成一团袭击沿海。”
    “偻寇来去如风,行动迅捷,我大明东南沿海缺少足够的武备,实在是难以防御,加上缺乏可堪一战的水师”
    朱由校大手一挥:“不用说了!”
    “诸位爱卿说的这些,朕都清楚!”
    说着,朱由校目光灼灼有神的看着满朝文武:“迁界禁海,是国朝初年的决策,其原因,朕比你们都清楚!”
    “国朝新立,百废待兴,民生凋敝,朝廷缺少足够的钱财力量,这才不得不迁界禁海,后面陆续开放海禁又关闭,也都由历朝自己的原由。”
    “朕要开海禁,也有朕的缘由,至于倭寇,朕不怕,大明新军也不怕!”
    “正因为朝廷缺乏水师,所以才要开海禁,鼓励通商,发展水师,岂能因噎废食耶?”
    最后,朱由校眼神玩味的缓缓打量着某些文武大臣,看得这些人毛骨悚然连忙低下头:“不过,诸位爱卿所言也有理,这防倭,还是极有必要的。”
    “这样吧,东南沿海的海禁暂不开放,目前朝廷仅在江南、山东一线开放海禁,与诸国通商贸易,至于东南沿海什么时候开海禁,等朝廷训练好足够的新军,拉出一支水师来再说。”
    朱由校这话说完,某些人蒙住了,这,这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开海禁就算了,我们胳膊扭不过大腿,但好歹让我们喝口汤啊!
    怎么到最后变成不带我们玩了呢?
    “开海禁的事,就这么定下了,至于重建丝绸之路嘛…”朱由校这边长音一拖,百官的心立刻就提到了嗓子眼。
    朱由校缓缓说道:“嗯,朝廷如今事情这么多,就先不提重建丝绸之路的事了,先做好眼下的,再考虑其他。”
    这话出来,百官心里勐地松了口气,不知为何竟然升起了一种:皇帝其实还不错,他还是在意我们的之类的想法。
    朱由校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何想法?”
    百官连忙俯身:“皇上圣明。”
    满意的点了点头,朱由校说道:“既然如此,就退朝吧。”
    散朝之后,回到西苑的朱由校有些慵懒的躺在躺椅上眯着眼:这些官吏,朕迟早都要换了!”
    朝廷定下了政策,各地自然就要实行,目前江南、山东一线要开海禁鼓励通商,但也仅仅是鼓励通商,至于渔民出海,还是要谨慎的。
    毕竟虽然说着不在意偻寇,但偻寇能在海上来去如风是有本事的。
    至于倭寇这东西,别说大明烦,东夷也烦!
    因为倭寇说白了就是失去大名家主的浪人武士,活不下去的低级武士等等联合起来打家劫舍,不仅大明他们要抢,东夷也要抢!
    只不过大明明显比东夷富裕无数倍,他们才主要来劫掠大明,只要打下一个小地方,那也够他们花天酒地很长时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