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762章 朱由检的幽怨:若我能当皇帝

第0762章 朱由检的幽怨:若我能当皇帝(1/3)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正文卷第0762章朱由检的幽怨:若我能当皇帝
    张好古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黄宗羲。
    黄宗羲一板一眼的说着:
    听着黄宗羲的描述张好古乐了:
    说着,张好古伸手点了点:
    黄宗羲说道:
    关于这次座谈会,朝廷之前就在准备了,目的就是联络南北的大商人们,提前把规矩定下来。
    商人们的海外行动固然不是朝廷的动作,可依旧代表着大明的脸面,一举一动都会被外人看作是大明朝廷。
    因此商人们在外的一言一行都是需要谨慎的,做事也是如此。
    南洋之地属于大明在未来的自留地,这片土地会成为将来大明重要的经济贸易之地,大明不会吞下去,但这南洋也别想再脱离大明了。
    这样属于半国土的南洋,总是要认真些对待。
    几日时间过去的很快,大明南北的大商人纷纷赶至京师,顺天府如今的繁华再度让南方的商人大开眼界,说起来若不是北方最近缺少雨水天气变冷导致粮食不如以前丰收,粮食还需要依靠南方,顺天府是真有可能做到钱粮自给的。
    毕竟依托河南中原地区的广大产粮地加上山东等地的粮食和钱财,供给北方真的没什么压力。
    以前士绅商贾都在南方,大明的钱粮重地都在南方,以此制约着北方朝廷,维持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今士绅商贾是做不到这一步了,朝廷越来越摆脱对南方的依赖,更别提湖北和江南之地还在朝廷掌控之中。
    如今越来越强势的大明朝廷,让商人们由衷的感到敬畏。
    为了这次会议,商务衙门特意选择了一处好地方,这次不在商务衙门开会了,在酒楼开会。
    今日这有名的京师酒楼被商务衙门给包下来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大商人们齐聚一堂谈论着生意往来。
    盐商粮商这些往日里备受推崇,哪怕朝廷都要小心接待的大商人眼下已经不算什么了。
    想当初,两淮的盐商哪怕是朝廷大员都要小心翼翼,毕竟这些盐商粮商手里握着的是朝廷的大半税银和漕粮。
    可如今嘛且不提京师对南方的依赖越来越轻,如今税收方面,对外做纺织、茶叶、瓷器生意的,哪个不是朝廷的纳税大户,这些已经逐步取代盐商和粮商的地位了。
    听到这话,商人们连忙向门口看去,来人正是商务衙门主官,正三品的崔成秀崔侍郎。
    正三品的京官也是有差别的,这位崔侍郎可是商务衙门的主管,可以说天下商人都在其堂控之中,面对崔侍郎,这些在地方也能和知府总督谈笑风生的大商人们可没人敢耀武扬威。
    崔成秀笑着致歉:
    「方才去了元辅那里一趟,出来的晚了些,让大家伙久等了啊。「
    商人们一听连忙说不碍事不碍事,静等着崔成秀的下文。
    这临了还去了
    张相爷那里一趟,该不会是张相爷对海外的开拓有什么想法吧
    但凡能做到大商人地步的,个个都是人精,没一定本事怎么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把生意做大
    如今这崔成秀开局提了一嘴张相爷,其中必有深意。
    示意众人坐下喝茶,崔成秀也是坐下来,先与这些大商人闲聊了几句,紧接着就提到了海外:
    见商人们点头,崔成秀补充道:
    商人们再次点头,那提着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朝廷还是大明朝廷,是偏向他们的嘛。
    崔成秀继续说道:
    朝廷的要求不多,就三条,这样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限制了。
    而这对在中原勾心斗角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的大明商人来说,在外做生意那简直就是闯进了新手村,南洋那些小商人那些贵族能适应从大明这个高端场出来的大明商人的各种手段吗
    崔成秀表示与他无瓜,大明商人在外做生意,都遵守地方律法了,还要他们怎么样
    随后崔成秀又和商人们聊了聊,商人们提出了他们的一些担忧一些意见,崔成秀也表示这些都会交上去,朝廷肯定会保证商人们的利益,不让商人们在外受欺负等等。
    各种事情谈完了那就是好酒好菜上场,商人们自行谈生意,崔成秀则提前离场前往内阁。
    内阁之中,崔成秀将商人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担忧交到了张好古手里,这是张好古之前特意吩咐的。
    接过这些意见,张好古一边翻看着一边问道:
    崔成秀点点头:
    张好古笑道: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报就刊登了朝廷的最新消息,大明的老百姓通过大明报可以知道最新的一些海内外讯息,例如之前大明报就报道了朝廷
    对南洋红夷人开战的消息以及南洋诸国朝贡的消息,让大明百姓高兴之余,大明的凝聚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