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 【228】升华

【228】升华(1/3)

    自克马城降临归返。
    周黎安就不再多余担心南方事宜,只每日瞄上一眼各城动向。
    从城中大致氛围,就可知晓形势发展的如何。
    克马城如今已彻底开放,要离去的暂不作户籍登记,而绝大多数人都愿臣服均衡之下。
    如山丘城一样,组建户、队、乡、镇。
    均衡贡献点,暂不适用于这两座新城。
    不过生产部、生活部却作了区划,分门别类,各司其职。
    生产部主要为猎队猎取、食盐造物、木料伐取、农务种植等,以获取基础生产生活原材料为主要目的。
    生活部则负责“再加工”,一日三餐造饭,皮革鞣制与皮具生产,木质工具打造。
    一方面为满足城中子民日常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则为之后的迁徙而归作好准备。
    完善的制度运转下,克马城迅速从战争的纷乱中恢复元气。
    当然,最初的两天,人们是茫然的。
    因为城邦联盟已踏入奴隶制社会的低级文明层次当中……
    最好的对比就是“均衡降临前”的北美各部。
    原始氏族是吃大锅饭的,数百、数千人聚集的部落氏族,浑然一体。
    而城邦联盟的物质生产已经过剩,不再需要抱团取暖,个体意识成型的同时——
    私有制产生。
    无论是底层还是富裕阶级,大家都是为自己的生计奔忙。
    暂不提剥/削问题。
    富人雇佣、甚至奴役底层赚取大量的财富,而被雇佣的底层,也在用富人给予的残羹剩饭生存。
    可现在……
    时间仿佛发生了逆流。
    如猎队猎取,肉食皮毛不再属于自己,而交予生活部的“食堂”“皮革作坊”。
    一天忙碌下来,人们不知所措。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劳作一天,却一无所获。
    可等回到家中,正要向妻子抱怨时,却发现妻子手捧着新衣,在他身上比划,“快试试,合不合身!”
    丈夫错愕,“你今日不是去作采集的工作吗?新衣是从哪里来的?”
    妻子道:“这是在生活部领取的,家家都有!”
    “领取?不需要花费财货吗?”
    “不用,真的不用!”
    等试玩了新衣,一家人又来到食堂,现成的饭菜用木盘装盛,想吃多少吃多少。
    含带丰富油水与盐味的食物,几乎令所有人大快朵颐。
    饭后,丈夫满足道:“这肉食鲜美,正是我等今日猎取的。”
    妻子又取来一杯褐色的饮料。
    丈夫大喜,“这可可汁是哪儿来的?”
    妻子道:“就在那边角落,可以自取,这可可是我们采集部今天摘取烘炒的呢。”
    夫妻浅尝那醇厚的微苦,心中却是无限的甜蜜。
    一直到夜晚入睡时,那丈夫都没有将日歇后的抱怨说出口,早已抛之脑后。
    大多数人的状态都如这对夫妻一般,本因无所得而心生怨念,可最终发现……
    他们得到的竟比自己所期盼的更多。
    城中子民还处于一个全新生活形态的过度,心中似乎捕捉到什么,想要畅所欲言,实则话到嘴边,又说不清道不明。
    而在镇厅。
    牛屎、周卫国两位法则大圆满,已开始对“大队、乡、镇’负责人提出考问——
    “请诸位三日内上交感悟体会,对均衡制度的利弊思考。”
    这个提问概念可大可小。
    即便放在均衡神国,能对此议题展开聊聊的也就那么几位。
    但不往深层次探究,只看浅层,已足够这些“新均衡”人有一次意识形态上的升华。
    散会后。
    德德格便如大多数城中子民一样,“老师,我不知该如何提交这份体会感悟。”
    他如今已将奎兹提特科视为师者,奎兹提特科对此默认,笑道:“你怎么想,便怎么答,真实是最重要的。”
    “可我就是不知该如何诉说。”德德格看向土地的砂砾,“就像这些沙子,我知晓它们可捏成形状,却不知要捏成什么。”
    奎兹提特科道:“那你认为,新的制度是好,还是坏的?”
    “好的。”
    “好在哪里?”
    “就是……无忧无虑吧?”德德格并不确实,皱着眉道,“子民不再用考虑太多的事情,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什么都不缺了。”
    奎兹提特科继续引导:“新制度诞生于吾主意志的降临,更深奥的意志共鸣,吾也不能领悟;所以在我能力范围内,我只看浅层的。”
    “比如一个个体。”
    “个体?”
    “对,个体!我们就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