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 【274】郑和舰队

【274】郑和舰队(2/4)

事而得富贵,便迎书香;又因常与阿拉伯商人做交易,自幼就习得一口熟练的阿拉伯语,便被征召入团。
    相比起多是“自学成才”者,马欢这样的“科班出身”,又饱读诗书的文人,就尤为显得珍贵。
    郑和道:“于此地距那最后一城还有多远?”
    马欢作翻译。
    又道:“木骨都束的使者说,若以宝船航速,三四日可达,但如今至夏季,风行不顺,去往再作折返,须等数月风气吹来,才可重新北上。”
    一旁,再有一名少监道:“若还需等待数月,恐怕耽误返程。”
    郑和了然,道:“若如此,是否可让马林迪人,派遣使者,召基尔瓦使团从陆路到来,与我等相见?”
    马欢问询后,道:“可!”
    与此同时。
    舰队阵型已在悄然间发生变化,船速减缓,二百余甲乙丙船逐渐聚拢。
    船头旗语纷飞,不多时就有传讯官跑来:“禀报郑主使,前船传讯,有异邦船只驶来。”
    “哪一艘船传讯?”
    “王副使主舰。”
    郑和眺望那海岸城邦,距离已差不多了,便发号施令:“各船阵变‘连环关’,作落锚准备!”
    “各军备防;”
    “再传六品以上人等,于王景鸿主舰汇合。”
    “是。”
    号角声再起,旗语挥动。
    船上动员者无数,有条不紊;
    而这一幕对于十几日前刚刚登船的木骨都束(摩加迪沙)朝圣使团而言,震撼非常。
    他们只见那侧翼中船开始拉帆提速,于“无标的”的海面上,却精准排列起队形。
    由外到内,形成多重屏障。
    最前方由两艘甲等宝船为屏障,两船侧摆,令炮口朝外。
    又延伸小船如锁链,将船阵核心的60多艘大船相互链接。
    船阵层叠,无一处不密集火铳、神机箭的射程覆盖。
    还为少年的马欢,既是赞叹,又显天朝威势,对那异邦使团道:
    “数月前,我等行至苏门答腊,那异邦小国正经国变之乱,其王子不以礼数相向,对我大明有懈怠之举,最后更举兵截杀,意图劫掠我大明宝船。”
    “然我大明两万军士皆为雄兵良将,以横扫之势平复那小国之乱,更生擒王子苏干剌于船上,待回大明论罪。”
    一群使者听得瞠目结舌,高呼神威无敌。
    而此时,一名青年人拍打马欢的肩膀,提醒道:“马欢,不可令异邦使团对我大明生恐,此行为彰显大明圣仪之宽宏才是。”
    马欢略作尴尬,受教道:“我知道了,费兄。”
    那青年也没作责怪,因二人相处数月,很聊得来。
    他名为费信,同是通事、教喻。
    只不过比起马欢,他的异邦族语远有不及,全为自学。
    一路上,他也从马欢处受益良多。
    且二人还有共同点,都是少年时被征召入军。
    只不过费信更早,于前次永乐七年,就第一次随军出海,此次已是第二次了。
    小插曲后,就有中船并舷而来。
    一行几十人换乘中船,便一齐前往船阵前列的另一艘宝船。
    因郑和有令,六品以上等人,集结于王景鸿处。
    王景鸿同为“太监”,职为此行副使。
    此外,还有另外几十名“太监、监丞、少监、内使”,分散各主舰中,主持分部舰队事宜。
    这里的太监就不是宦官统称了,而是职位品级。
    內使最低,到监丞为正五品;少监从四品;
    如郑和、王景鸿与其他主使太监则为正四品。
    其中当以郑和、王景鸿为首,再辅以指挥使、副指挥使若干。
    当他们所乘中船启航时。
    军阵各处还有不少船只同时出发,带各处主使、将领前往汇集。
    不久后。
    近百人聚集一处。
    随王景鸿伫立船首,指向远处飘摇的五艘小舟:“他们出港,前船就有示警,如今见得船只规模,应不是具有敌意的。”
    听到这话。
    人群中泛起一阵轻笑。
    如是登陆作战,对大明舰队或有不利,可自初次行驶西洋海外以来,他们还未曾见过有敢于向大明船队叫板的存在。
    大明舰队的船舶大小、数量,都是碾压于世的。
    有人道:“或是这马林迪人,也听闻我等的到来,因此见舰队到来,因此出海迎接?”
    “极有可能!这海岸城邦多有贸易往来,联系密集,因而能提前得到消息。”
    王景鸿又看向郑和:“正使有何想法?”
    郑和道:“既是友邦,便可在此地修整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