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 【323】大明!大明!!

【323】大明!大明!!(3/4)

安溪距离泉州府城还有一段距离。
    于此地降落,就是获悉民风民情,在一路南下,前往泉州府驻地。
    只三日后。
    周黎安于安溪县结识一名茶商,购得“文引”。
    文引类似身份证,上面写明祖籍出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且还言明身高长相,出行所为何事。
    如广州城一般,泉州府一样重视商业,特别是在郑和三下西洋后,泉州府聚集不少南洋乃至大食的商贩旅人。
    大明严格执行禁海令没错,但这些商贾又有不同,属于“四夷馆”治下。
    朱棣希望四面八方诸国来朝,便设立四夷馆,招收各国使者,为语言、文化培养……
    便让诸国知晓大明底蕴,文道昌盛。
    而自唐以来,东土都是周边各国模仿学习的榜样,可谓是最早文化入侵的代表。
    四夷馆下,一群南洋、大食人就有了合理合法的身份。
    即便名义上不提行商,但他们可随时来往两国,随行所带物品,就不属商品范畴。
    而大明官商,也就钻了律法的空子,堂而皇之交易、贩卖异邦特产商品,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在泉州府,只要有钱,“文引”获取并不是难事。
    那茶商姓董,正要贩茶于泉州四夷馆,便一路与周黎安同行。
    周黎安对他“开诚布公”,直言是海外遗民,此次归来就是想寻得祖籍根系。
    若他想要贩茶至海外,周黎安也可帮他疏通门路。
    有了“商路”诱惑,这位董兄可谓热情之至,一路所行花费都为周黎安买单。
    又在抵达泉州府城后,带他们来到一处城中小院,“周公子,你我数日相交,情投意合,宛如伯牙子期,是为知音。”
    “若你不嫌弃,就在我这小院长住,待得西洋钦差正使带舰队凯旋,你我弟兄便一起前去观礼。”
    “前三次舰队到港,泉州城内皆有庆贺典礼,凡泉州商会下在册商行管事,皆有资格参加接风酒宴。”
    “前次我与那郑大人,只隔一楼台水榭,他在东楼主楼,我就在侧楼楼下!便得见郑大人英武之姿!”
    此人名为董成峰。
    倒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只是在泉州城内有两间茶铺的小商人。
    周黎安一说到向见郑和舰队,他便自告奋勇,出谋划策。
    因周黎安显露一些海外异邦银币、首饰,让他信以为真,能疏通什么航路,将茶叶远销。
    否则就凭他的身家,根本够不着四夷馆的门槛。
    于是。
    周黎安安心住下,隔三差五便与董成峰小聚,聊起海外见闻。
    董成峰起初或有怀疑,但随着交往深入,只听周公子所说海外诸事,与四夷馆内一些流传密文基本符合,他便再不作任何怀疑。
    极力要维护好这段关系,并对周黎安来历严防死守,免得被人截胡。
    正因他的举动。
    也为周黎安省去了不少麻烦。
    每日清晨,大长老与库克莫便去集市采买,归返后准备伙食。
    待饭菜飘香,吾主与巫会准时降临。
    饭后,要么于城中闲逛,要么随董成峰出城踏青,日子好不愉快!
    时日渐长。
    周黎安四人仿佛已经融入大明,真正成为这泉州府的一员。
    他并没有开启时间加速。
    因如今已步入七月。
    休达之战已在筹备阶段,至八月葡萄牙大军就将攻占休达。
    另外,大明舰队踪迹,也被【虚空之眼】重新锁定。
    均衡1415年,7月18日。
    夜。
    【虚空之眼】意识降临。
    大明舰队已渡过澎湖列岛,距泉州只剩150公里。
    即便已是夜晚。
    各船阵亦是灯火通明,传令不断,升降风帆,调整航路。
    因所有人皆知……
    一过澎湖,大明就在眼前。
    这一夜,船上无眠。
    周若男带阿迪娜早早来到甲板上,又有宛如老狗般忠诚谄媚的王景弘服饰在旁。
    他命人送来披风:“小神使大人,小阿迪娜啊,甲板风大,可莫要着凉了。”
    数月相处,周若男早就适应了王景弘的谄媚态度,无论怎么制止也是无用,只能默许。
    数个时辰后。
    当第一抹天光降临。
    海上云雾因光照而涣散,一抹东西延伸,一望无际得地平线,赫然入目。
    即便是王景弘也情不自禁高声呼喊——
    “陆地,是陆地!!!”
    “哈哈哈哈……”
    “我们回来了!!”
    “小神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