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过去从四合院开始 > 第四百八十三章 结婚

第四百八十三章 结婚(1/3)

    星期六晚上,杜飞跟朱婷请好了假。
    到星期天,一大早上,天刚蒙蒙亮,几个人就骑着车子赶奔西郊的贾家村。
    这边离城里大概二十公里,好在有公路,倒也不难走。
    要是紧着点骑车子,一来一去有俩小时足够了。
    贾家村的人口不少,是附近的大村子,大部分人家姓贾。
    这也是为什么,贾丽英明明跟贾张氏叫二姨,两人却是一个姓。
    杜飞这一群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前一天知道要跑远道接亲,也都是养精蓄锐。
    一早上起来精神抖擞,再加上天公作美,天气也不错。
    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说说笑笑的,不知不觉就到了贾家村。
    村里这边早有准备。
    贾丽英他爸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
    这次闺女又是嫁到城里去,必须风风光光的,在家边张灯结彩。
    之前傻柱来过好几回,颇为轻车熟路。
    进了村口,顺着大道,直接来到村头第三家。
    约么一人高的土墙,里边是一亩地的大院子,在后边是三间大瓦房。
    一看这排面,在村里也算是一等的人家。
    要不是村里人思想比较保守,就贾丽英的条件,根本轮不到傻柱。
    这时贾家屋里屋外都贴着大红喜字儿。
    村里沾亲带故的,都过来凑个热闹,借机会要块喜糖,抽根喜烟。
    杜飞则是缩在后头,没往前凑。
    为了这个,在昨儿晚上,傻柱挺不好意思,特地跑家里跟他说的。
    杜飞估计,傻柱这货应该想不到,多半是贾张氏提醒他,让杜飞别往前凑合。
    本来新郎官就岁数大,偏偏长得还显老。
    还没到三十,瞅着就跟三十五似的。
    要是再跟杜飞这小伙一比,就更没法看了。
    倒是除了杜飞之外,剩下接亲那仨小年轻,傻柱那俩徒弟样子個头都一般。
    姜永春虽然长得不错,但个头不高,也不算出挑。
    傻柱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身崭新的灰色中山装,脚上是锃亮的三接头皮鞋。
    头上打的头油,跟牛犊子舔了似的。
    等进了院,咧着大嘴都不知道咋地好了。
    好在贾家这边都准备好了。
    请了个知客的婆子,按照婚庆嫁娶的程序,在娘家这头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都给指点的明明白白。
    很快走完了程序,准备接新娘子走,却遇到一个问题。
    傻柱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工作和条件是真不错,又是城里户口,吃商品粮的。
    再加上贾丽英长的样子,傻柱的老丈人生怕闺女嫁过去受气,硬是给陪嫁了一台缝纫机!
    傻柱这货也是傻人有傻福。
    看见那台缝纫机,别说是贾家村的乡亲们,就是跟来接亲这几位,都瞅着眼热。
    可缝纫机虽然好,但那玩意儿又大又沉,怎么带回去成了问题。
    原本傻柱他老丈人打算借大队的驴车给拉过去。
    但驴车的速度可慢,根本赶不上自行车。
    要是就和驴车,又怕误了时辰拖到下午。
    如果自行车驮着,新缝纫机挺老贵的,真要磕磕碰碰的更不好办。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
    只能让傻柱他们带新娘子先走,驴车拉着缝纫机紧随其后。
    随后,新娘子穿着一件红布小袄,手里挽着一个红布包袱,坐到傻柱自行车的后架上。
    杜飞几人跟在后边,各自带着一些嫁妆,骑上车子往回赶。
    不同于来的时候轻车简从,速度飞快。
    尤其傻柱,多带了一个百十来斤的大活人,肚子里还怀着孩子。
    生怕把自个儿新媳妇摔着,骑的就更慢了。
    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快到十点才赶回到四合院。
    这边从一早上开始,知道信儿的亲朋好友,陆续来了又走。
    贾张氏都给安排好了,轧钢厂这头,统一由秦淮茹负责接待。
    傻住家里的远近亲戚,由他妹妹何雨水负责,其他就交给一大爷。
    与此同时,傻柱请来的厨师,连同两个伙计,在院里搭上灶台,准备酒席。
    等傻柱跟杜飞他们回来,这边全都准备就绪。
    这个年代比较特殊,结婚既没有解放前那么多规矩,也没有后世那么繁琐。
    大凡有两种风格:
    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新娘子进门拜天地、拜高堂,但也没有花盖头啥的。
    另一种是不拜天地高堂,而是对着伟人像三鞠躬。
    杜飞原以为,贾张氏负责这事儿,肯定是要前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