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 > 109向大海要吃的

109向大海要吃的(1/2)

    自古以来,不乏有人当官是为了实力自己的理想,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是大部分文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当官,从而实现阶级的跨越。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或许很多人当官之初,并没有想过做贪官,但是事实上在大明这样的官场环境下,又有几个能入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
    在糖衣炮弹,和官场大环境下,久而久之,曾经的有志青年,成为了地方豪强的保护伞。成为了百姓口中的一个个狗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的利民政策往往会变成狗官兜里的银子。
    一旦朝廷发生变故,需要增加税收,朝廷加一钱,这些狗官就敢加1两。
    这一来二去之间,朝廷在百姓心中哪还有好印象?
    为了避免官员和地方豪强互相勾搭,每隔一断时间就换对官员进行轮换。
    但是狗改不了吃屎,贪官到哪都是贪官。轮换是有效果,但是效果真的很一般。
    这样看来。
    王朝末年,百姓袖手旁观也是不无道理的。
    法不平!
    不对狗官判死刑,哪有资格要求百姓爱国啊。
    那些狗官为何胆敢这样做?
    除了法制不全,处罚不公之外,消息的不流通和舆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交通极其不发达的现在,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就生活在几十里的范围之内。
    去过县城,可能就算的上村镇里面有见识的人了。
    他们的信息怎么来?
    地主老财说的,游行的路人带过来的。
    没有了解认知的机会和渠道,信息失真,信息不全,就是常态,这种情况下判断错误也不是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尽管朱由检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截止目前对于舆论的掌控,也仅仅只在县城一级。
    各个小镇,和村子的舆论依旧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
    为了避免出现因为消息传递而导致民乱,朱由检让锦衣卫们动了起来。
    虽然锦衣卫在文官和地方豪强的嘴中名声早臭了,但是锦衣卫毕竟成立几百年了,大多数的百姓都知道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卫。
    让锦衣卫传递信息,足可以打破地方豪强的舆论垄断。
    至于冒充锦衣卫,那可是掉脑袋的重罪,有人胆敢冒充锦衣卫,那就正好处理了。
    一切正如朱由检所料,当自己的几条政令传达出去之后,简直就像一块巨石砸入了一个小池塘一样,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当然了,京师这边,暂时没人敢和胡说八道,40万精锐在一旁,又有那么多的抄家案例在前,谁敢乱嚼舌根?
    但是其他地方可就真的炸开了锅。
    田间地头,茶楼酒肆,青楼妓院。无不是讨论陛下新出的几条政策。
    从密卫和锦衣卫的情报来看,大部分的百姓还是相当支持朱由检的。
    百姓或许不懂政治,但是最基本的好坏还是分的清楚的。
    承然,朱由检的每户免除3亩耕地的税收!本就打着拉拢底层百姓的主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由检确实降低了百姓的生存压力。
    按照现在的亩产200来斤,税收十分之一来算,3亩地一年就能少交60斤的粮食。
    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够让很多人,度过茫茫的冬季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段时间认可朱由检的直接增加了近40万,达到了90万。
    只差10万人就能升到7级了。
    “领取挂机奖励。”
    “此次挂机时间为30天,挂机奖励,大米3000吨,猪肉罐头,3万件,生化士兵300名,初级生化士兵指挥官5名,军大衣3万件,渔船30艘,大福船一艘。”
    福船:华夏4大船形之一。
    船长44丈(约147米),宽18丈(约60米),装九桅十二帆,航速5-13节
    可载重1000吨。容纳千人。
    备注:大福船自带200门红夷大炮。
    ‘强,真强!”朱由检忍不住叫了起来。
    因为种种原因,大明的造船能力这些年可谓是直线下降。
    缺乏合适的战船一直是制约朱由检水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手里有了船,朱由检的心思自然活络了起来。
    南海是大明的地盘,台湾也是大明的地盘,西夷占据的时间已经够久了,该谈谈赔偿了。
    ‘传旨下去,大赦天下,大明境内所有强盗,只要没有做过奸淫掳掠的罪行,只要向的当地官府投降,就能免除罪罚。重新为民。
    大明周边的海盗只要携带船只向大明官府投降,可以直接编入大明水师。
    从即日是,开放海禁,允许海边的百姓下海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