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 > 246喜讯连连

246喜讯连连(1/2)

    “陛下,有紫色密信来报。”
    朱由检,嘴上的话还没有说完,又一名禁卫带着紫色的盒子冲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看到此情之后,朱由检顿时脸色拉了下来,同时心里不断的祈求,千万不要是哪里发生大汉,当地的官员快把百姓逼死了。
    双手略显颤抖的打开紫色盒子,拿出里面的信件,拆开密封之后,朱由检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
    “所有参与的工匠赏银币十枚,重要的工匠赏银币百枚,功勋800,不900。
    同时告诉那些工匠只要他们的功勋够1000,就可以兑换二等伯,功勋满5000可以兑换1等伯!”
    “对了告诉那些工匠,火器-国之重器,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制作出的产品一定要保证质量!”
    朱由检道。
    “得令。”传讯的禁卫答到。
    “陛下,今天可真是一个好日子啊,不仅惩戒了那些汉奸,还双喜临门。”
    “大明的接下来十年,能否成为真正的天朝,就全靠这些工匠和士兵了。”
    朱由检意味深长的说道。
    大明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未来依旧有着巨大的危机在等待着大明。
    还有不到四年就要进入历史有名的崇祯大旱时期了。
    如果不能好好的利用这四年的时间,给大明攒下足够抵抗7年大旱的资本,大明即便能够度过这次危机,也必然会实力大损,数年之内没有能力进行远征。
    历史有名的崇祯大旱,哪怕提前做出了数十种对策,朱由检依旧心里没有底气安稳的度过。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大明能够安稳的度过去的。
    不过现在有了蒸汽机,想必离蒸汽火车出现也不远了,只要蒸汽火车一出现,到时候就能缓解不少朝廷的压力。
    “对了,王承恩。让你找的擅长找井位置的人找到的如何了?”
    朱由检问道。
    “陛下,经过筛选,找到了10名擅长找井位置的人,他们找打井点的成功率都在3成左右。”
    王承恩回复的。
    你去安排一下,派遣锦衣卫,协助他们在北方,各县周边查找合适的打井位置,告诉他们每找出一口能出水的十米井,赏赐他们1枚银币和1个功勋。
    这件事情必须抓紧,务必在3年的时间之内保证北方每个县新增10口井。”
    朱由检命令道。
    “陛下,打井的费用怎么算呢?”
    王晨恩问道。
    大明有县1427座,北方县城不在800之下,按照陛下一个县城10口井算,少说了也得打8000口井。
    为了打出来一口正常井,少说了需要打3个地方,也就是说,想要打完这8000口井,最少要找到两万四个合适的地方。打两万四千口井。
    哪怕按照一口井5枚银币的成本来算,两万四千口井成本最少在12万枚银币。
    再加上陛下的赏赐,差不得的支出13万枚银币。
    虽然现在朝廷税收增加了很多,但是朝廷的支出也不少。
    13万枚银币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朝廷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想要户部把这13万枚银币批下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笔钱,从朕的内帑中支出,记住必须专款专用,办的好了,朕有赏赐,如果谁敢糊弄朕,朕手里的刀也不是用来看的。”
    朱由检说道。
    说实话,真要让户部出这个钱,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套手续走下来,估计一年就过去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向朱由检知道4年之后有大旱啊。
    现在大明南方修建堤坝,水库,清理河道要钱,北方移民,铺路,修筑水利也要钱。
    为了减少运输银两的消耗,现在各地税收基本都只进入府库,随后拿着银票象征性的进入一下国库,就就近划拨出去了。
    诺大的大明,虽然现在每年的税收都不在3000万枚银币之下,但是国库里面的钱从来没有超过10万枚银币。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在没有旱情的逼迫下,一下子审批这么多的钱去修建水井,户部的官员不好好的审判一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陛下大喜啊,京城到沈阳的铁轨修通了。这是沈阳猎户献给陛下的一张猛虎皮。”就在这时一名禁卫,举着一张牛皮大小的虎皮向朱由检跑来。
    “今天是掏了喜鹊窝了吗?一下子来这么多好消息。”
    朱由检心里嘀咕道。
    朱由检收复辽东之后,为了加强对辽东的管理,就开始筹建京沈铁路。
    后来因为事情繁琐,朱由检也就没有在特备关注过这事。
    没想到现在终于通了,还有猎户送上虎皮庆祝,朱由检顿时心里乐开了花。
    “这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