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 > 261 行动开始

261 行动开始(1/2)

    “该行动了。”天色渐暗,老和尚说道。
    漕运关乎大明稳定,朝廷怎么可能不重视。
    船上的护送人员之外,实力永远是个未知数。
    再加上水师的战船护送。
    和2只300人的骑兵队伍,在船队的旁边进行巡逻。
    一旦漕运的船只发出警示,半炷香之内这600人必能赶到。
    三个时辰之内,周边县衙的县兵必能赶到。
    6个时辰之内,朝廷的大军必定能赶到出事的地点。
    可以说,一旦对漕运船只动手,那是必死无疑。
    小皇帝本就对佛门不喜,一旦知道佛门敢对漕运下手,那佛门今后就别想再在大明的土地上生存了。
    这也是老和尚不亲自动手,而找其他人动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过即便不动手,老和尚还是准备在暗地里给大明一个绊。
    江南禅宗“五山“之一的灵隐寺,从诞生之初就经历了多次磨难。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武宗力主排佛废佛并禁佛。灵隐寺噩运难逃,寺毁僧散。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灵隐寺毁于兵火,损失惨重,住持辅良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修,但仅建了方丈室与伽蓝堂,灵隐寺的盛况已不再。
    洪武三年(1370年),灵隐寺失火,损失较重。
    觉皇殿至宣德五年(1430年)再次毁于火灾。
    隆庆三年(1569年),灵隐寺全寺均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
    本以及劫难之后,灵隐寺会换来重生,但是没想新帝登基,甚是厌恶佛门,不禁把税收收到了佛门的头上,更是把天下寺庙所有的田地收归国有。
    佛门大兴无望,作为一个在灵隐寺呆了几十年的老和尚。
    在他看来,朝廷这是对漫天神佛的大不敬,迟早会收到上天报应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廷拿着给神佛的香火钱享受人生。
    到时候天降大灾,吃苦的是老百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了天下百姓,为了佛门,老和尚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值了。”
    老和尚心里说道。
    至始至终,老和尚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能够不被朝廷知道。
    朝闻道,夕死足以!
    人世间虽然大多数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总有少数人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拼命的。
    虽然他们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对社会,对国家有好处,对方的行为不值得赞同,但是对方的精神确实值得称赞的。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几经磨难,汉人多次差点被灭族,已经能够延续下来,少不了一些“傻子”的坚持。
    随着老和尚的一声令下,眼下的200余名黑衣蒙面和尚便快速的向着周边跑去。
    为了增加破坏这次漕运的成功率,老和尚决定决定让苏州城内乱起来。
    苏州城城不小,想要乱起来并不容易。再加上老和尚不愿意犯杀戒,所以捣乱苏州的动作就落在了这些和尚身上。
    苏州某个街道上,之间一名黑衣和尚,悄悄的翻入一家的围院之中,
    麻溜的把这家人晾晒在屋外的衣服一扫而空,这名和尚便径直的向苏州衙门走去。
    没错,老和尚的命令就是让这些佛门弟子,偷一些东西放到朝廷衙门里面,第二天在通过谣言,让百姓知道他们家的东西在苏州府知府上。
    对于那些富户老说,些许衣服,或者一些杂物,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是对普通百姓老说些许衣物,和杂物可能就是他们三分之一的家底了。
    再加上这些年,朝廷这些年的表现,几乎天下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他们有一个为民做主的好皇帝!
    地方官员在百姓心中虽然不配称之为父母官,但是再也不是吃人的老虎了。
    只要有人带头,肯定就有人去苏州府衙门去证实。
    到时候只要能在府里面发现物品。百姓必然会无比的生气。
    到时候只要有亡命之徒,混在其中。
    趁机把苏州府知府给杀了,到时候苏州不乱都不可能。
    一旦苏州生乱周围驻军的第一职责必然是平定苏州。
    到时候苏州周边的驻军必然没有精力管京杭大运河的事情,那个时候才是上正菜的时候。
    “哪个挨千刀的,连畜生都不如。老子的破衣都偷。”
    一名早起的码头搬运工,刚洗完脸,就看到自己晾在院子里的工服不见了,于是直接破口大骂的。
    随着粗犷的咒骂声,很快打破了苏州的宁静。
    邻居和他家有过节的张寡妇听到声音之后,还没来的急高兴,突然意识到,自己早上居然没有听到鸡叫声,顿时大感不妙,急忙披上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