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37章 吴大人的劫

第37章 吴大人的劫(2/2)

虽有些不快,不过事后观太子言行,确实当得起这些品德,可见太子是块难得的‘璞玉’。
    只是思路不正,总想奇招,若不细加雕琢,浪费了一身才能不说,怕是也容易将国家引入歧途。
    好在太子年幼,如今尚不足八岁。日后只要禀明陛下,以圣人之道纠正太子的所思,以忠孝之德规范太子所行,
    想来一个仁德天子总归是可以期冀的。
    “吴大人,若太子殿下,执意推行此法呢?”王鏊憋着一口浊气问道。
    吴宽正色,朝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利于国爱之,害于国恶之。到那时,我必定上疏反对,仗义执言,请求陛下约束太子之言行,以安天下之民心!”
    “那若是利于民呢?”
    “济之此言差矣,既害于国又怎会利于民?”
    王鏊心说,你说服我容易,可你不一定吵得过太子。
    一个是皇上的老师,
    一个是皇上的儿子,
    竟阴差阳错的,弄出如此大的分歧。
    在吴宽看来,这几日王鏊是有些糊涂劲,但本质上他也认同王鏊是个才德兼备的君子。尤其考虑到太子似乎还算信任他的话。
    吴宽也不耻于求人,“济之,我思来想去,总是觉得东宫之变,是忧非喜。将来东宫登基,必有新、怪之法层出不穷,朝中有心之辈也会专此投机,争相进献各类‘扫除积弊’之招。可大国之治,非同小可,熙宁变法的得失,俱在济之心中。这一点,不可不察啊。”
    “此外,济之平日里也要对太子的言行多加管教,务使太子殿下有当今天子之德,虚怀若谷,听闻纳谏。这样,朝堂能稳,社稷能稳,天下亦必安宁祥和。”
    王鏊知道今日是白来了,其他的话他也不好说,只能拱拱手,摇了摇头叹息,“殿下一时英主,岂是几句道理就可以管教得住的?”
    这样看来,太子与吴宽,怕是又得起一番波折。
    对于朱厚照来说,他自己也知道王朝中期的改革通常失败概率较大,因为既得利益者力量强大,但若什么都不动,当个弘治第二?那穿越还有何意义。
    说起来弘治五年,开中盐法之变怎么就能变呢?变了之后怎么就能维持呢?
    怎么他娘的国家变坏这么容易。变好就难上加难,到底是谁让它这么难?教育是个长久的事儿,急不在这一时,但上面这个问题首先要想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