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205章 哪路诸侯要坐这个龙椅,试试!

第205章 哪路诸侯要坐这个龙椅,试试!(1/2)

    除了王琼、彭泽要启程前往浙江,户部左侍郎兼少府令顾左也有圣恩在身。王琼心里念想着,既然彭泽不与他来往,这个顾左也是皇帝面前的显人,于是托了王鏊的关系从中介绍,以共商浙江之事的名义和顾左一并启程往浙江去。
    趁着路上还未解冻,他们也能走得方便些。
    顾左这个人也有些怪癖,他爱吃玲珑酒楼的酸菜,这次出京办差,要离开很久,所以就多买了些在马车上带着。
    上了马车以后,落下帘子,顾左说道:「德华兄,请见谅。我啊,旁的不怕,就怕出了京吃不到这一口。」
    顾左一个侍郎,在朝廷也算是大官了,圣上更是以新机构之首的身份重信于他,没想到竟是这么个人。王琼一时间也是惊讶,但没说什么。
    马车晃到城门口的时候,由远及近的有清脆的马蹄声传来,而且还有声音在喊:军报!军报!
    「军报?」王琼掀开帘子去看了眼,
    只见一匹军马掠着尘烟,迅速的在视线中远去。
    「礼卿兄,你听到了吗?」王琼颇为正色的讲,「是军报!」
    「鞑靼人又寇边了。」顾左叹息一声,「从弘治十一年开始,鞑靼人几乎每年都会掠边。殿……圣上已经忍了他们几年了。」
    王琼前几年不近中央,许多事都是听闻,远不如现在顾左说的真实。
    「德华兄,浙江的事可也牵动着西北的战事。」
    「浙江?」
    顾左收拢袖子,他是少府令,管理的是朝廷的资产,但这些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其实要看在地方的经营情况。
    王琼主动要与他结交,顾左也不是没脑子,自然知道一个布政使的能量。
    「朝廷要打仗,军需从哪里来?德华兄,你我可得替圣上把这钱袋子给攥紧了。」
    王琼皱了皱眉,「朝廷要打仗?朝中诸公,能答应么?」
    顾左是韩文一系,韩文又是当年太子府旧邸的铁杆,所以顾左自然不会说两家话,「现在的朝堂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堂了。」
    哪里还有什么朝堂诸公,吏部和户部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部堂,当年的太子现在的圣上已经很久没有让人染指过了。
    兵部当然也重要,可刘大夏经过打击,实际上力量已经大不如前。
    如果要论权势,当今圣上登基尹始,手中的权势就足以掌控朝堂。
    「照礼卿兄所言,此事已经十有八九?」
    顾左也不敢十分确定,「除非……有什么意外,」
    权势是没有了,但有些人还能以读书人的傲骨,不计生死的劝谏。
    王琼动得则是另外的心思,朝堂上的人怎么争和他没有关系,他是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机会,现在机会自然来了。
    就是上疏支持圣上。
    只要站得对,仗打不打得赢,他都可以升官。
    顾左又提醒说:「一旦朝廷用兵,到时候肯定要江南富庶几省筹集军需粮款。到时候这担子可要落在德华兄的身上了。这一节,要早做准备。」…
    王琼并不在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切要看圣上的旨意。」
    其实在彭泽出京之前,他也听到鞑靼人又寇边的消息。
    但他思来想去,还是要上疏劝谏。
    路上经过通州,他有同年伍颐年在此为官,特地前来相送。多年好友相逢,胸腔之中的那种报国理想又激发出来,更加坚定了他这种想法。
    而这个时候的紫禁城,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安静。
    新任皇帝给这些年迈的大臣都设了坐,刚刚那封军报,他们也都相互间传递看了。
    朱厚照抄着手斜靠着椅背,「都看完了,没什么要说的吗?边关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和士兵,他们可都眼巴巴得看着朝廷呢。朝廷总得有个话吧?」
    一向有主意的内阁在这个时候也沉默了,什么意思还不明显吗?
    就是类似这种大事,内阁可能也很难如皇帝的意。
    「都没话?都没话,朕可要说了……」
    「陛下。」刘大夏最近还沉浸在先皇去世的哀痛之中,他其实心志已哀,拱了拱手道:「老臣以为似鞑靼寇边事,以往先帝时也曾发生过,如何处置,有成例在先,还望陛下能够择一二以用之。」
    「臣也以为,不可妄动。」刘健一向老成持重,对于新皇帝所表现出的锐意,他心中其实是担心,「陛下刚刚登基,正是向天下臣民展现革新气象之时,如果擅起兵戈,一旦战事不利,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李东阳也执礼,「圣上少年登基,且决心除旧布新,当此时本应该大发天兵,驱贼于外。但我大明天下是民穷财尽之局,这个时候要打仗,打赢了则天下凋敝,打输了天下也凋敝,臣恳请陛下为千万百姓计,万不能因一己意气,而误了天下。」
    朱厚照脸色沉着,没说什么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