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寡人刘玄德 > 第十七章 朝歌寻贤(求收藏,求追读)

第十七章 朝歌寻贤(求收藏,求追读)(1/2)

    刘备几人已经出来了不少日子,可到雒阳却还尚早。
    他们脚程不慢,只是在路上刘备不时要停下来“求贤访友”。
    这一日,几人来到了河内的朝歌。
    朝歌古城,昔年的殷商旧都,如今虽说也算是大县,只是已然远远比不得当年了。
    公孙瓒在此地有旧交,所以暂时和他们分开,独自访友去了。
    “玄德,云长,可知一件关于朝歌的趣事?”一路南来,刘整终于忍不住故态复萌。
    如今关羽也熟悉了他的性子,只是喜爱炫耀几分,品行却是不坏。因此他只是半闭着眼,稍稍轻蔑的看了刘整一眼。
    刘备暗自点头,关羽的进步还是很大的。最少如今已经能强压着性子,不会立刻翻脸了。
    “阿整博学,不妨讲来。”刘备拉住缰绳,回头笑道。
    刘整清了清嗓子,笑道:“当初司马公于史记中所载,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
    “曾子仁孝,县名胜母不入,倒也说的通。只是这墨子回车又是何意?”关羽开口道。
    刘整洋洋自得,只是对上关羽的目光,又赶忙将头转了回去。
    刘备抬手摸了摸鼻子,“阿整的意思是墨子回车是和朝歌的县名有关?”
    “玄德说的不错。墨子最是崇尚节俭。朝歌者,不时也。一大早起来不事生产,反倒是忙于歌舞享乐。墨子自然是回车不入。”
    关羽望向刘整的目光里带上了几分杀意。
    刘备点了点头,策马缓缓前行,“阿整讲的好,以后不要再讲了。”
    -------------------------------------
    几人进了县里,先是寻了一处驿站将马匹等寄下,接着又在附近寻了一间酒舍。
    一县之中,酒舍里的人来往最为复杂,是个打探消息的好去处。
    刘备虽然在穿越之前熟读演义,可演义之中涉及的人物籍贯却并不多。
    加上其中不少人物都是一笔带过,使得刘备虽然知道有这号人物,却又不知他们身在何地。所以如今他每到一地,都要四处走访一番,免得漏掉本可到手的名将文臣。
    他们选了一张最热闹处的木案落座,在他们身侧的一桌酒客已经喝的面红耳赤,都是一副乡间游侠的打扮,言语之间互称乃公。
    刘备在涿县厮混多年,早已熟捻如何和这些人打交道。
    他要了几壶酒,拎着来到一旁的桌上。
    那些游侠上下打量了刘备一眼。
    刘备笑道:“几位一看就是县中的豪侠,在下初来乍到,最是喜欢结交英雄豪杰,若是不弃,不知能否同饮。”
    其中一人侧了侧身,让出一个位置,“原来是客,当年孔夫子曾经曰过,曰过,曰过啥来着?前几日司马公才和我说过来着,算了,记不得了。反正既然来了咱们朝歌,定要吃好喝好,要是有人欺负你,提我赵大眼的名头就好。”
    “提你赵大眼的名头有什么用?提你赵大眼,还不如提我王大头。郎君可以去县里打听打听我的名头,看看谁才是县里公认的豪勇之人。”身旁的另外一个汉子立刻开口道。
    两人都是骂骂咧咧的起身,围在酒案旁的其他人倒是不以为意,显然两人不对付已经不是一两日的事情。
    刘备赶忙按住两人的肩膀,将两人按坐下来,“两位都是县中的豪杰,不要伤了和气。方才听赵大哥提到了司马公,莫非和温县的司马家有关系?”
    他虽然读书不精,可也知道日后温县的司马家会出一个大人物。三分争鼎,最后却是被此人一举收入囊中。
    鹰视狼顾,司马仲达。
    提到赵大眼口中的司马公,两人倒是立刻安静下来。
    赵大眼道:“俺方才说的司马公是咱县中的长者司马直,倒是和那个温县高门大户的司马家没甚干系,可要俺看,司马公的贤明那温县的司马家拍马也赶不上。”
    “这次老赵说的有道理,俺也觉得司马公之贤远胜那温县司马家。”
    刘备点了点头,将司马直的名字记下。
    同乡之人相互吹捧是寻常事,他自然不会因为这两人的几句言语就以为司马直真的能胜过诗书传家,后来教出了一个司马懿的温县司马家。只是能让两个相互之间看不顺眼的桀骜游侠都同时认可的人,想来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刘备和几人喝了几碗酒水,又询问了几句关于司马直的事情,接着就退回到了关羽他们那桌,此时刘整已然醉倒。
    他目视关羽,笑道:“云长,看来咱们又要在这朝歌留些日子了。”
    关羽点了点头,“待会儿出门羽就去买些礼物。”
    相处多年,刘备的性子他如何不知。
    刘备笑着拍了拍自家二弟的肩膀,“二弟知我,有贤达在县中,不可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