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寡人刘玄德 > 第六十三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4k,求收藏求追读)

第六十三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4k,求收藏求追读)(2/3)

座西向东,前临涧水。
    关塞相连不断,有似长城一般。
    关前更仿秦关布居,筑有“鸡鸣”、“望气”二台,以壮其势。
    雒阳八关,此关为首。
    关羽抚着已然长出少许的短髯,打量着不远处的关隘。
    “谁人能想到,如此雄关,竟是起于一人的人心私念。”
    原来此关是武帝之时的楼船将军杨仆所建。
    彼时以秦函谷关为界,函谷以西称关中,函谷以东称关外。
    函谷以西多为征战之地,而函谷以东多世家豪族。
    素有关西多将,关东多相之称。
    时人以关内人荣之。
    而杨仆为新安人,耻为关外之人,于是向武帝提议迁函谷于新安以东,武帝准之。此关落成之日,他杨仆也就如愿以偿的成了关内人。
    关羽方才所言的自然是指此事。
    为一人之私心而牵动天下,在关羽看来自然不值得。
    刘备笑道:“这世上谁人行事无私心?只要于世道有益,有些私心其实也不妨事。谁言韫袍蔽衣才是良吏?”
    “大哥说的是,倒是羽狭隘了。”关羽点了点头。
    只是他言语之间似是不曾将此事放在心上。
    若非是刘备所言,只怕他都懒得应答一声。
    要知在涿郡之时,兄弟三人之中,关羽眼中最是揉不得沙子。
    张飞家中乃是富户,衣食用度自无拘束。
    刘备虽是织席贩履,可自来生财有道,所以日子过得其实也不算差。
    唯有关羽,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却又偏偏死守着自家的道义,所以这些年日子其实一直过得清贫的很。
    刘备转头看了他一眼,“云长,你为人清正,只是人非独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是苛求人人如你这般,难免要让身边之人对你心怀怨恨,甚至有朝一日众叛亲离,你当好好思量。”
    “兄长说的是,日后羽当留心,亲贤远佞。”关羽再次点了点头。
    只是以他的性子,未必会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
    人总是要吃过苦头,滑过跤,才能学的乖。
    可关羽这种本事极大之人,一旦要吃苦头,那便是大苦头,日后未必会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次覆败,便是万劫不复。
    刘备也不再多言,如今他们还有时间,此地既非荆州也非麦城,还早的很。
    来日方长。
    他笑道:“此关虽雄壮,可我更想见的,还是那处一关抵住六国的秦时函谷关。”
    关羽也是侧头向西望去,笑道:“羽也是如此。”
    汉时函谷关虽也说的上雄峻二字,却是终究比不得那处人文更盛的秦时函谷关。
    ……
    自汉函谷关而过,沿崤山北路长安古道而行,即可见秦时函谷关。
    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
    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
    确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好去处。
    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其城北带河,南依山。
    昔年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又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
    如今已然有了汉时新关,老关自然而然的就逐渐衰落了下去。
    少有修缮,多有破败。
    只是此关自古以来的沧桑古气却是越发沉淀雄浑了。
    刘备二人站在关下打量着远方的关隘,许是新关已建,老关废弃,极少维护的缘故。
    此时关口的墙上满是刀枪刻痕,无不在诉说着当年那些惨烈的故人故事。
    二人抬头望去,只见两阙峰峦相对出,鸟雀惊飞不得过。
    若是在有人把守之下想要渡过此关,确是难于上青天。
    关门高耸,相传当年老子便是自此骑乘青牛自东而来,留下了紫气东来之说。
    于此著书立说,更成五千言,以为《道德经》。
    一关独立,隔绝东西,难怪六国之师逡巡而不能前。
    刘备笑道:“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外如是。便是有十倍之敌将此地重重围,又能如何?也只是站在关外干瞪眼罢了。”
    关羽低声道:“前有虎牢,后有函谷,坐拥八关。单论险固,雒阳何人能破!”
    若是刘备不知后世之事,只怕此时也会如此认为。
    只是若是坐拥强兵,拒守险关便不会败亡,那日后的董卓又是因何而败?
    西凉之兵皆为精锐,崤函之固未曾减。
    可他董仲颖却依旧身死族灭。
    刘备笑道:“昔年秦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始皇以为子孙万世之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