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规则怪谈:不存在的都市传说 > 第774章 一通电话(一)

第774章 一通电话(一)(2/3)

    尼德·罗德迪下意识否认道:
    “怎么可能!”
    陈宴用很客观的角度分析道:
    “根据我现在了解到的,戴斯岛上从进行拓荒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有十年?
    我并未知道准确的数字,只知道从拓荒到机械蜂巢建立的时间相当短,短到那边刚刚消灭岛上的海盗和食人族土著,这边就已经开始建立机械蜂巢,短到圣光来不及在此传播信仰。
    所以即便是教会学校,也没有能够在这里建立起来。”
    尼德·罗德迪不可思议道:
    “这真是不可思议,想当年亚楠还是遍地战火的时候,圣歌团甚至想方设法把教会学校建在军队里……
    可现在他们竟然放弃了这么大一座岛屿。”
    圣歌团努力的方向不是岛链,而根据陈宴所知,圣歌团内部其实已经进行了某种改革,圣歌团整体的“进化方向”是更加科学的——在不放弃神学的情况下。
    可即便如此,宗教的根本性质决定了他们必将向外传播——这和他们现在所表现出的完全不同。
    对于圣歌团暂停甚至堪称“放弃”传播信仰的举动,陈宴即便有另一个世界的经验,也猜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对于尼德·罗德迪这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学者来说,他要了解、经历、学习的还有很多,他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一直待在小小的亚楠市,他需要出来走走,做一做人们所做的工作,才能真实的了解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罗德迪老师,你是否想要出来看看?”
    陈宴的建议让他心动。
    “我还有自己的工作。”
    尼德·罗德迪的声音虽然缓慢,但并未给人迟钝的感觉,就像是窗外自由飘落的雪花一般自然而然。
    “我有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巴尔多先生,拜你所赐,我得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对此我已经完全满足。”
    陈宴品味着他平淡话语背后的东西,并向他寻求建议:
    “罗德迪老师,你觉得在岛上建夜校怎么样?”
    尼德·罗德迪立刻来了精神:
    “岛上的情况和陆地这边完全不一样,至少和北方联邦的大多数城市不一样。
    在北方联邦的大多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第一产业(农、林、渔、牧业),而第一产业是需要人力的,所以人们得以从第一产业中得到工作。
    工业化和自动化的兴起让第一产业对人力的需求降低,所以人们大量失业,涌入城市——涌入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
    第二产业的大型工厂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也缓解了第一产业中失业的劳动力,但这些劳动力的素质是很低下的——从第一产业被驱逐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他们并没有适合第二产业的技术能力,无法胜任哪怕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工厂岗位,只能进行最低层次的单纯劳动输出——我们建立夜校所教授的技术,就是面对这群人的。
    而在戴斯岛上……我们可以把这个范围扩大到第一岛链,第一岛链上也有发达的第一产业(矿业、种植业),但小岛本身就已经通过这些产业消化了劳动力(无论是来自岛内还是岛外),而这样的岛屿上是没有加工厂的。”
    尼德·罗德迪在此停顿。
    “我认为在岛上就地建造加工厂是更加高效的做法,我不知道那些屁股长在脑袋上的帝国官员为什么不这么做。
    但现实就是这样,岛链上负责第一产业的岛屿上没有第二产业,第二产业被整合到了机械蜂巢。
    那么,机械蜂巢理应出现超大型工厂和超大型资本——这两样东西明显尚且没有出现,但我认为他们的出现是必然的。”
    陈宴全程没有打断尼德·罗德迪的话。
    “第二产业的超量聚集注定机械蜂巢内的高端技术劳动力极其缺失,所以,以教授技术为核心的夜校如果能在机械蜂巢内部兴办,将会大有可为!”
    尼德·罗德迪并未让陈宴失望,他从头到尾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的判断几乎和陈宴一模一样。
    “我同意你的看法,罗德迪老师。”
    尼德·罗德迪听着巴尔多先生话中的意思,联想到巴尔多先生的目的,热切道:
    “我知道有几个师弟正在戴斯岛上实习,或许我可以把他们介绍给你,他们虽然不是合适的老师,但有谁是天生的老师呢?我们可以培养他们,而且他们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本专业工作……只要给他们一份过得去的薪水,他们就能为您效劳!”
    陈宴认为这是好事,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实在是太棒了!罗德迪老师,请将他们的手机号发到我手机上!”
    两人一拍即合,各自喜不自胜。
    片刻的开心之后,陈宴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