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红楼:莽夫 > 第39章 捷报频传

第39章 捷报频传(1/2)

    “大大捷?”
    庆元帝猛然起身,死死盯着前方广场台阶之下。
    刚刚转身离开的蒙古使团,也是微微一愕,旋即哈哈大笑:“大晋真是好心机,想用这种可笑的把戏,吓阻我蒙古使团?”
    大捷?
    蒙古三十万骑兵,虽然离开了不少,然而不说三十万,就算是十万,也足以震慑大晋。大晋武备松弛,根本不是蒙古骑兵对手。
    显然,大晋这是提前安排的,目的就是威吓蒙古使团,用作谈判?
    然而战场胜负,岂能用欺骗就可以起到作用的?
    看到庆元帝的反应,蒙古使团感觉大晋皇帝也不过如此。大晋皇帝像是单身多年的老鳏夫,睡觉的时候,床上突然多了一个美人儿
    这未必就是惊喜,可能会是惊吓。
    大晋多年未曾有过外战,多年未曾听闻大捷。
    这冷不丁来一次,满朝文武,满城勋贵,也有些愕然。
    偏偏在蒙古使团蛮横骄狂这个时候,有大捷传来?
    “快!”
    庆元帝吩咐郑秋,准备汤水,让旗兵解渴!
    大捷!
    庆元帝身子都在颤抖,这段时间太屈辱。
    让他情绪经常失控,没有人体谅他坐在皇位上,那种煎熬。
    这个大捷来得突然,然而来得太及时!
    何为大捷?
    边镇抵御入侵之地,打退入侵者,根据自身伤亡,对方伤亡,十分严谨的作出判断,定位惨胜、小胜、大胜!
    守城没有大捷之说,只有主动出击,歼灭敌人绝对主力,杀伤极大,而自身伤亡极小,才可以称之为大捷!
    蒙古使团想的没错,庆元帝像是一个多年老鳏夫,睡觉的时候床上多了一个美人儿,就算是鬼,也要不顾一切扑上去。
    “大捷漠南大捷!”
    一个背着竹筒,腰间系着黄旗,挂着一块令牌的骑兵,策马而来,声音已经沙哑。
    来到广场跳下马,踉跄几步,快步跑向皇帝:“大捷漠南大捷!”
    “哼!”
    蒙古使团不走了,转身坐下,吃肉喝酒:“看看你们能有什么把戏?”
    满朝文武,抻着脖子,目光随着旗兵转动。
    郑秋知道皇帝心急,早已经在台阶下等待。接过竹筒,拍了拍旗兵肩膀:“陛下准备好了热汤酒肉,你去休息吧。”
    旗兵很是感动,跪下磕头之后,在小太监带领下,在旁边吃肉喝酒。
    而此时,庆元帝已经迫不及待的拆开捷报,快速的阅览起来。文武群臣清晰看到,庆元帝原本凝重的脸,逐渐出现笑容。
    这一丝笑容逐渐放大,转而是狂喜,皇帝的身体在颤抖,极力压制着喜悦:“大捷!真的是大捷,好一场大捷!”
    “郑秋!”
    庆元帝把捷报递给郑秋:“读!”
    这捷报来得太及时,庆元帝心情舒畅,几乎飘飘然。扫视群臣,庆元帝坐下之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畅快!
    郑秋接过捷报,顿时睁大眼睛。
    并不是因为捷报内容,而是捷报文字,歪扭七八,勉强可以认出来写的是什么。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擅长文墨之人书写的战报。
    满朝文武有些不耐烦,大太监郑秋在做什么?
    捷报究竟是什么?
    这个大太监,如此表情?
    郑秋深吸一口气,磕磕巴巴念了起来:“臣,讨寇大将军吴发,向陛下报喜啦”
    “噗”
    有人喝进嘴里的茶,直接喷了出来。
    特酿的,长这么大,虽然听到过的捷报内容不多,但是这明显不是捷报格式好不好?
    这个莽夫!
    报喜?
    你以为你生了孩子,要向老丈人报喜?
    “臣不通文墨,老牛说捷报必须要主将书写。臣第一次写捷报,也不是很懂是不是老牛骗我。老牛为难人,臣勉勉强强书写一份:十一月二十,臣奉命出征,十六天横扫神京城之北、西北马匪贼寇。”
    “好巧不巧,到了河套地区,臣见蒙古猖狂,于是决定偷家。很顺利,连偷三家,获利颇丰,蒙古科尔沁部,率部返回,臣”
    这是一封严肃的战报,捷报,但是文武群臣一开始脸色都是很古怪。
    不愧是莽夫,捷报都能如此随意!
    偷家?
    很顺利,连偷三家获利颇丰?
    你这是打仗?
    为什么从这莽夫嘴里说出来的话,会让人感觉很是奇异的感觉?
    忍不住想揍他?
    但是接下来,文武群臣脸色凝重起来。
    郑秋磕磕巴巴,很是费劲的读到了第九张。没办法,字体不仅很烂,而且很大,一张记录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