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二百六十章 清华永远是你的家!

第二百六十章 清华永远是你的家!(1/2)

    毫不夸张的说,余华是庄前鼎自任教以来遇到过的最优秀和最具才华的学生,没有之一。
    正因如此,庄前鼎才会认认真真去考虑余华的邀请,这份来自于学生的offer。
    答应加入空分设备与氧吹炉研究项目的好处在于,可以为民族和国家奉献力量,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氧吹炉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无需多言,一旦研发成功,将大大提升中华的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尽管余华会将氧吹炉技术交给那边的红色组织。
    但不管怎样,终究是为了中华。
    至于红色组织,说句实话,庄前鼎并不在乎。
    从个人角度讲,庄前鼎对于这群理想主义者充满好感,他们为了中华前仆后继,燃烧自我,立志于建立一个强盛且伟大的中华。
    比起南京方面,无论是行事风格还是态度,都要好千万倍。
    坏处在于自己需要离开校园的舒适环境,前往延城进行研究,这个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失去清华教授的身份,遇到危险而丧命,还有科研环境薄弱和生活条件艰苦这些客观因素。
    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忽视的。
    若是选择拒绝的话,情况非常简单。
    自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可以待校的舒适环境,教授培养学生,享受着教授身份的待遇与荣誉,生活与往常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这样或许会让余华这位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寒心而已。
    选择什么?
    庄前鼎思考着,他不清楚。
    人的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要面临选择,他隐隐能够感受到,这次选择的结果,会改变自己的未来。
    “暂时不急,先回去再说。”庄前鼎思考着,依旧没有下达结论,将手中这种草稿纸装进公文包,随即离开实验室,往清华学堂而去。
    小书亭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校园里少了几分安静,多了几分学生打闹的喧嚣。
    庄前鼎不快不慢行走于清华园内,双眼凝望着这幅场景,如今日寇铁蹄就在北平城外,虎视眈眈,他不知道清华园这份恬静的氛围,究竟还能存在多久。
    清华园,这座全国最高学府的校址,承载了他太多的回忆。
    他亲手建立起国立清华机械工程系,令国立清华的理工水平,在很短时间内提升到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国立交大的水准。
    他亲自主持设计并制造十五英尺口径的远东最大风洞,一旦竣工,就能为全金属单翼战斗机提供研发基础,令中华航空力量提升一大截,缩短与日本航空业之间的差距。
    航空发动机,车床,龙门铣,电动机,汽轮机,立式深孔钻床……这些有实物或者仅是图纸状态的成果,全是他在清华园创造的。
    庄前鼎望着风景宜人的清华园,轻声自语着:“如果答应的话,我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在没有来清华园之前,他只是一个被美国人处处排斥和限制的工程师,怀揣着工业救国之志和顶级才华却无处施展的‘东亚病夫’。
    庄前鼎自获得双硕士学位学历后,先后在美国硫酸铵厂、造纸厂、炼糖厂等厂实习,担任波士顿斯威工程公司工程师,底特律城爱迪生公司电厂试验工程师,芝加哥地区电厂担任效能工程师。
    然而,这些工厂全都有一个规定,拥有中华国籍的庄前鼎,只能提供产品的理论设计和思路,不能参与到实际制造,以避免泄露美国制造的秘密。
    这是赤裸裸的歧视,但庄前鼎无能为力。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时任芝加哥地区电厂工程师的他,更是遭受解雇,差点沦落街头,最后在朋友帮助下买了一张回国船票,而在庄前鼎迷茫的时候,幸得梅贻琦校长和叶企孙教授赏识,他才从一名工程师成为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这么多年来,对于清华,庄前鼎一直怀揣着感激与感恩的心态。
    可如今……
    他却在思考着究竟要不要离开清华。
    一边是清华园,一边是对中华无比重要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该如何选择?
    “开一,怎么了,为何作愁眉苦脸之态?”就在这时,一道平和而富有辨识度的声音传了过来。
    庄前鼎回过神来,抬头看去,只见校长梅贻琦含笑立于跟前。
    双眼明亮而有神,面挂微笑,身着一袭长衫,从里到外散发一股谦逊君子的气质,怀里揣着一份文件资料,这便是国立清华的大保姆。
    “没什么,我就是在想事情。”庄前鼎随即问候道。
    拿着学校经费申请报表准备去北平教育署的梅贻琦,一眼就看出庄前鼎有心事,没有着急离去,开口说道:“开一,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若是方便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毕竟人多力量大。”
    “不瞒月涵,我的确有一件事情难以抉择。”看着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梅贻琦,庄前鼎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